Loading AI tools
一种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烏領椋鳥(學名:Gracupica nigricollis)為椋鳥科斑椋鳥屬的鳥類,又名黑領椋鳥,俗名黑脖八哥、白頭椋鳥。牠的羽毛為黑白相間,並有一個黑色的領圈。這種鳥分布於中國南部及大部分的東南亞大陸地區,並已引入台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牠的棲地包括草原、乾燥森林以及人類居住區。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將其評估為無危物種。
該物種由古斯塔夫·馮·佩庫爾於1807年描述為Gracula nigricollis。原本被歸類於椋鳥屬(Sturnus),但與暹羅斑椋鳥(Gracupica floweri)因2008年的系統發育研究而被劃分到斑椋鳥屬(Gracupica)中,當時椋鳥屬被拆分。過去,該物種也曾被置於Sturnopastor、Acridotheres和Graculipica屬中。
黑領椋鳥體長26—30 cm(10—12英寸)。頭部為白色,眼睛周圍有一塊黃色的裸皮,脖子上有一條黑色的領圈。背部、背鞍和翅膀呈深棕色,幾乎看似黑色。下身為白色,常帶有灰褐色的色調。尾巴以及大部分的覆羽和飛羽末端為白色,主要覆羽完全為白色。喙為黑色,腿則為淺灰色。雄性和雌性外形相似。幼鳥呈棕色,頸部和胸部有條紋,牠們也有眼罩,但沒有領圈。
該物種分布於中國南部,從福建至雲南,往南至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3]。。曾在文萊記錄到的個體可能是逃逸的飼養鳥或是迷鳥。該物種已被引入台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這種椋鳥生活在草原、乾燥森林、耕地和人類居住區,主要出現在低海拔地區,但也能在2,000米(6,600英尺)的高度上發現。常見於壩區、村鎮田邊、糞坑、草地等郊外的開闊低地,並營巢於大樹的枝杈間,但亦在香港市區的大型公園頗常見[3]。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廣東廣州[2]。
這種椋鳥在地面上覓食,有時會在家畜周圍活動。牠們以昆蟲、蚯蚓和種子為食。作為一種非常善鳴的鳥,牠們的叫聲包括尖銳、刺耳、悅耳和不協調的音調,如類似松鴉的kraak kraak、類似蜂虎的哨音prrü,以及與山紅頭的猶豫不決的pü-pü-pü-pü相似的叫聲。其歌聲被轉錄為tcheeuw-tchew-trieuw。已記錄到兩種求偶展示。其中一種是兩隻鳥面對面站立,羽毛豎起,喙張開。另一種則是雙方垂下翅膀並低頭鞠躬。在展示之間,牠們會追逐對方,無論是奔跑還是飛行。配偶間也會互相梳理羽毛,這種行為稱為互梳。繁殖季節在泰國為2月至5月,中國為3月至7月,緬甸則是4月至8月。大型的圓頂巢由樹枝、草、羽毛和花卉構成,建在樹上,且可能被重複使用。曾觀察到群居築巢的現象。每巢會產下3至5顆蛋。
森林砍伐似乎有利於該物種,使其分布範圍擴大。種群似乎在增加,IUCN已將其評估為無危物種。
由於黑領椋鳥會吃掉農作物,所以被認為是一種害鳥[4]。黑領椋鳥在台灣為外來種,已有繁殖紀錄。[5][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