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法軍殉職紀念碑

清法戰爭澎湖相關遺跡,位於馬公市風櫃尾蛇頭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澎湖法軍殉職紀念碑

澎湖法軍殉職紀念碑,俗稱萬人塚,是一座位於臺灣澎湖縣馬公市蛇頭山的一座紀念碑,因紀念清法戰爭之殉難法國士兵而設立,也是澎湖縣少數保存清法戰爭相關設施,至今並未列為文化資產。[1]

快速預覽 澎湖法軍殉職紀念碑, 類型 ...
澎湖法軍殉職紀念碑
佛國兵士墓所
萬人塚
死番仔城
Thumb
澎湖法軍殉職紀念碑
類型紀念碑
位置臺灣澎湖縣馬公市風櫃里蛇頭山(馬公市風櫃西段2地號)
建成時間1890年
建造用途紀念清法戰爭
所有者澎湖縣政府
關閉

沿革

Thumb
法軍進攻澎湖群島紀錄(1885年)

1885年3月29日(光緒11年2月13日),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將領孤拔曾率領遠東艦隊英語Far East Squadron砲轟澎湖廳媽宮澳(今馬公港)、金龜頭蛇頭、四角仔嶼等砲台,撥派另一兵團登陸嵵裡佔據紗帽山揭起澎湖之役。儘管該場戰役最後以法軍擊退清軍獲勝告終。[2]:363–365,然而在屯兵澎湖期間,多數士兵及孤拔因水土不服、當地衛生條件不佳等情況下患上霍亂而病故,撤軍之前,法軍曾於紅木埕(今馬公市北辰市場一帶)設立孤拔紀念碑,以及在風櫃蛇頭山一帶豎立一座安慰亡靈的紀念碑。[3][4]

Thumb
無常號(Inconstant)[5]

埋葬於風櫃尾的萬人塚應類似亂葬崗的模式並無任何規劃。[6]1890年,臺南海關曾對此記載:「1890年11月,法國軍艦無常號(Inconstant)抵達媽宮,在該地建立一石碑,以紀念1885年陣亡於澎湖的法國海軍」,因而推定澎湖法軍殉職紀念碑於1890年所修築。[7][8]

日治時期,法軍殉職紀念碑被稱為「佛國兵士墓所」,劃分為風櫃尾1128、1101番地之設施,法國政府與臺灣總督府於1897年3月9日簽署協議書,確認由法國撥款提供修繕公墓的經費,並於該年6月開始委託澎湖廳火燒坪鄉字鬼仔山3番戶楊安,擔任孤拔提督墓所的看守人,同時也兼管風櫃尾的法國兵士墓所,後因楊安無法同時兼任,委任風櫃尾鄉104番戶高恆,擔任風櫃尾墓所看守人,1928年,臺灣總督府自發性的永久管理位於基隆與澎湖兩地之法國公墓,並於同年12月30日舉行移交。[9][10][11][12]

戰後,法軍殉職紀念碑仍存,1954年8月5日,中華民國政府與法國政府擬定「基隆法國公墓及馬公法國紀念碑所佔有土地之租貸辦法」[13]以象徵性的1元將兩地的紀念碑地權承租法國。[14]然而在1964年中華民國與法國斷交後,紀念碑由中華民國政府收回為國有地,原地因而僅剩下紀念碑。

在1995年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對於蛇頭山一帶重新規劃整建後,其紀念碑重新整理修復,成為其公園設施之一部分開放參觀。[15]

設計

法軍殉職紀念碑形式和基隆法國公墓的佛國墓地紀念碑相同,該紀念碑高約4.545公尺,上方為方形尖錐形式,下方為塔形台基,在其上豎立四角錐形狀的石柱,周圍的長方形圍牆長16間(約29.088公尺)、寬6間(約10.908公尺)、高1.212公尺。其底座正面設有一座碑文:[16]

紀念碑以法文刻有:

PESCADORES(澎湖)

1885

A LA MEMOIRE(紀念)

DES MARINS FRANCAIS(法蘭西海軍)

DECEDES A MAKUNG(逝世於馬公港)

另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