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區
重庆的一个市辖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庆的一个市辖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0.191283°N 105.838165°E 潼南區是重慶市下轄的市轄區,位於重慶市的西北角,因處於潼川府以南而得名。
潼南區地處重慶一小時間經濟圈,是重慶定位的中國西部綠色菜都、新型工業基地和生態文化名城,地處西三角成渝經濟區黃金走廊,面積1594平方公里,人口95萬(2009年)。與本市的合川、銅梁、大足和四川的安岳、遂寧、蓬溪、武勝鄰接。境內有涪江,瓊江兩條主要河流。
建縣創議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至民國元年(1912年)2月,經四川軍政府批准,乃正式建縣。由蓬溪撥出東鄉縣境東南的龍德、寶隆、古溪、仁和、玉溪、米心、三合(金龜)、太平、太和、觀音、桂林11個場鎮、遂寧撥出上安(民國元年2月,東安縣成立,以原蓬溪縣屬東鄉11個場鎮置東北里,原遂寧縣上安里8個場鎮(大佛鎮、雙江鎮、雙龍場、安興場、王家場、泰安鎮、興隆場、梓潼鎮);中安里4個場鎮(復興場、三匯場、五桂場、斑竹場);下安里5個場鎮(崇龕鎮、花岩場、柏梓鎮、塘壩場、 富農場。)。17場為新縣轄地。縣名定為「東安」,取東鄉與上、中、下安里聯合設縣之義。
民國3年(1914年),北京內務部下令稱:「東安縣與直隸、湖南、廣東等省內縣名重複,定名未久,自應酌改。」查縣設於梓潼鎮,歸潼川府轄地,居府南,即定名潼南縣。
目前潼南縣的組成分別由原蓬溪縣、遂寧縣、合川縣、銅梁縣、安岳縣五縣的部分地區所組成。
桂林街道、梓潼街道、上和鎮、龍形鎮、古溪鎮、寶龍鎮、玉溪鎮、米心鎮、群力鎮、雙江鎮、花岩鎮、柏梓鎮、崇龕鎮、塘壩鎮、新勝鎮、太安鎮、小渡鎮、臥佛鎮、五桂鎮、田家鎮、別口鎮和壽橋鎮。
2006年6月16日後改為現有的行政區劃。
縣政府所在地為江北桂林街道辦事處。
一小時潼南:全縣各鎮鄉均通達水泥路,任何一個鎮鄉到縣城不超過1小時。
有田家、梓潼、雙江三個高速路出口。
潼南涼粉,味道地道,聽之生津。由紅薯,豌豆等加工而成。
比較有名的幾家為:
米涼粉,早前漂泊不定,現駐地,江北民政局樓下夜啤酒攤位;
龔涼粉,挑擔擔沿梓潼鎮老街賣,以一個下午只賣一挑的自信出名,往往是老街還沒走上一遍,涼粉就已經賣完;
袁涼粉,潼南名小吃之一,從楊尚昆故里雙江鎮搬遷至潼南縣體育館攤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