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海龙科的一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馬是海龍目海龍科海馬屬(學名:Hippocampus)所有條鰭魚的統稱[4]。它是一種小型海洋生物,身長5-15公分。因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形似馬頭而得名。在希臘神話中,海馬被視作為海神的坐騎。全球約有50種[5],大多數主要在大西洋西部和西太平洋近岸淺水海域出沒[6]。海馬是海洋魚類中唯一一類雄性育幼袋呈現完全封閉袋狀結構的類群[7]。
海馬屬 化石時期:早中新世至今: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海龍魚目 Syngnathiformes |
科: | 海龍魚科 Syngnathidae |
亞科: | 海馬亞科 Hippocampinae |
屬: | 海馬屬 Hippocampus Rafinesque, 1810[1][2] |
模式種 | |
歐洲海馬 Hippocampus hippocampus (Linnaeus, 1758)
| |
異名[3] | |
|
在中文文獻裡,關於海馬的記載可追溯到三國時期《南州異物志》中的「水馬」[8],海馬之名最早出自唐代《本草拾遺》[9][10]。
海馬是脊索動物尾鰭完全退化,脊椎則演化到如猴子尾巴一樣的捲纏尾,可捲曲來鉤住任何突出物體,以固定身體位置。海馬在水中的游動方式也不同於一般魚類,它們幾乎總是昂立著身體,依靠小而幾乎透明的胸鰭和背鰭游動,它們可以任意上下左右移動,但速度緩慢[11]。沒有腹鰭和尾鰭,臀鰭小或無[7]。
通常海馬憑藉身上體色的偽裝及硬化成皮狀的皮膚以逃避掠食者。體色在幼年時和成年差異很大。
剛出生的小海馬主要隨海流擴散,之後可以用尾部纏繞在物體上,而成年海馬則具有相對穩定的棲息地,但可能具有向深水區遷移的越冬行為[11][12]。海馬還可能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藉助海流進行長距離的洄游或遷移[13][14]。
海馬特殊的生殖方式引人注目,母海馬透過產卵管將卵產在雄海馬腹中之育兒囊,經2到3周的懷卵期,再由雄海馬孵出小海馬[15]。在此期間海馬群會向較淺的海域移動,尋找較合適的生產環境,其生存水深約 10-30米之間。普通交配及生產溫度約於 26至 29 ℃(亦有些例外)。剛初生的小海馬數量可達千隻以上,體長約0.6-1公分左右,其體長與種雄海馬體長有密切的關係。幼兒是卵胎生的。
海馬目前正面臨極大的危機,每年數以百萬計的海馬被捕撈以製成傳統中藥使用為主,或供水族館飼養[16]。加上人類為了經濟發展大量破壞海草區、紅樹林及珊瑚礁等海馬的天然棲息地,以及排放有污染的廢水,對海馬生存環境影響尤其深遠。
為防止海馬國際貿易不規範,2002年海馬屬所有種均被列入CITES附錄II進行管控。在中國,海馬屬所有種也均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二級保護動物 (除人工種群),非法獵捕野生海馬屬於違法行為。根據《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只有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的企業或個人才能合法收購與銷售。如須對海馬進行加工處理,須獲得國家藥准字批文才能生產。
據統計, 1998-2001年間全球有72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海馬貿易, 涉及至少24種海馬, 有記錄的年平均貿易量達1,915萬尾[17]。隨著國際管控的加強,2004-2008年間, 有記錄的年平均貿易量降低至700萬-1,000萬尾[18]。但仍然大量存在未被記錄的海馬貿易[19]。世界最大的活海馬出口國是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巴西。美國和西歐是最大的活海馬進口者,以滿足當地水族觀賞業的需求。
截至到2013年,市面上的海馬基本還是是野生的,人工飼養難度高,海馬對陽光,溫度,飼料的要求非常高。截至到2013年,還未出現能大規模人工飼養成功的案例。中國各產地相關單位正極力推動海馬養殖。
海馬是靠鰓蓋和吻的伸張活動吞食食物,餌料的大小以不超過吻徑為度。對餌料的種類和鮮度有一定選擇性。海馬的覓食視距僅為1m左右,所以餌料要投在經常群集處。自然海區海馬主要攝食小型甲殼動物,主要有橈足類、蔓足類的藤壺幼體、蝦類的幼體及成體、螢蝦、糠蝦和鉤蝦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以攝食糠蝦和櫻蝦效果最好,其次為橈足類和端足類。淡水枝角類等也可為食,但要注意避免因其在海水中迅速死亡而污染水質。
海馬的攝食量與水溫、水質密切相關。在適溫範圍內,水溫高,則攝食量大,消化快。水質不良時,攝食量減少,甚至停食。在正常條件下,海馬的日攝食量約占體重的10%,海馬一次攝食量很大,同時耐飢性也很強,從初生苗到成魚耐飢時間可達4至132天。
海馬各物種間的外部形態特徵差異可大可小,導致依據形態的物種分類較為困難。全球海馬屬約有50種,且不斷有新種被發現。[4]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3]
在中醫學中,海馬作為藥材和補品,用來治療哮喘和陽痿,其主要出口國是泰國、印度、菲律賓、越南和墨西哥,中國是最大的乾海馬市場。《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中記錄的海馬基原動物有5種。
在《本草拾遺》中,海馬又名水馬、蝦姑、馬頭魚、龍落子魚,為海龍科動物線紋海馬(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ean et Snyder)、刺海馬(Hippocampus histrix Kaup)、大海馬(Hippocampus kuda Bleeker)、三斑海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 Leach)或小海馬(海蛆, Hippocampus japonicus Kaup)等物種的總稱。在中國主產於東南沿海,華北沿海地區亦產。一年四季均可捕捉,捕後除去內臟,洗淨,曬乾。或除去外部灰黑色皮膜及內臟,將尾部盤捲,曬乾。
中醫學認為海馬味甘、鹹,性溫。歸腎經、肝經,功效則包括補腎壯陽,散結消腫。《本草綱目》記載中國南方漁民有讓孕婦於難產時手握曬乾海馬的行為。《本草綱目》同時明確海馬不做食材。[2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