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綿城市是一種在都市中建設防洪防澇並兼有生態環保功能的新型都市模型,將都市比喻為海綿,在降水時能吸水、蓄水、滲水、淨水,而平時則可「擠」出收集的雨水來利用。[1]海綿城市概括而言有「滲、滯、蓄、淨、用、排」六大措施[2],其建設途徑包括對都市原有生態系統的保護、生態恢復和修復,以及低影響開發。[1]
「海綿城市」一詞最早由中國大陸學者提出,後來先後被中國大陸和台灣官方採納作為指導理念。與之相關的國際通用術語為源於北美的「低影響開發」。二者都強調開發前後場地的水文特徵基本保持不變。[3][4]儘管有人將二者等同[3],但也有學者指出,「海綿城市」強調的是都市層級的整體建設理念和方式,而不是具體的技術措施。[5]《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將低影響開發列為海綿城市建設途徑的一個方面。[1]
「海綿城市」是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低碳都市發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創新表現,是現代綠色新技術與社會、環境、人文等多種因素的有機結合。
儘管和海綿城市相關的低影響開發在北美更早提出,但「海綿城市」一詞本身最早是中國大陸為應對頻繁出現的都市內澇以及缺水等問題提出的,[6]後來該概念也引入了台灣的都市計畫和水利建設中。[7]
中國大陸城鎮化的進程加快,城市群興起,都市設施建設導致下墊面硬化,70%至80%的降雨形成地表逕流,僅有20%至30%的雨水能夠滲到地下,導致逢雨必澇、城裡看海和雨後即旱、旱澇急轉,還造成水生態惡化、水資源緊缺、水環境污染等問題。[8]水資源短缺、水質污染、洪澇災害、水生物棲息地喪失等多種水危機是系統性、綜合的問題,需要系統性的解決方案,而「海綿城市」理論的提出就在此背景下得到了關注。[9]
海綿城市的概念的發展歷程如下:
《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的工作目標認為,海綿城市需要採取「滲、滯、蓄、淨、用、排」六大措施,以減少都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2]這些措施的具體含義如下:
海綿城市的概念誕生後,雖然在官方和民間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但也不乏爭議,特別是當每年雨季來臨時,一些都市仍然出現內澇,投入巨資建設的海綿城市因而被認為效果不明顯。
例如,2021年7月河南水災發生後,有公眾和媒體質疑,為何作為海綿城市試點的鄭州市,出現了嚴重的內澇。[13]對此,相關領域的專家解釋,海綿城市只能應對對中小雨,無法應對特大暴雨。鄭州海綿城市建設中,城區設計的暴雨強度的重現期為50年一遇,其他地區的為20年一遇[14],而是次暴雨的重現期超過千年一遇,遠超設計的承受的能力。華南都市研究會會長、中國都市計畫學會委員胡剛認為,除了海綿城市以外,還要構建更完善的排澇系統,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內澇,特別是深隧。[15]聯合國人居署程序委員、國務院外專局規劃專家饒及人則認為,海綿城市不是「水桶都市」,功能是吸水而不是排水,「不可能為了防止千年一遇的洪水而建設一個999年都沒有太多作用的基礎設施。」[1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