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卡爾·奧古斯特·西蒙·馮·奧伊勒-切爾平(Hans Karl August Simon von Euler-Chelpin,1873年2月15日德國奧格斯堡 - 1964年11月6日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生物化學家,1929年與阿瑟·哈登因對糖類的發酵以及發酵酶的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常將自己的名字簡寫為漢斯·奧伊勒(Hans Euler)。他任職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1906年起任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任德國軍官,先供職於陸軍,後供職於空軍。
早年
奧伊勒是慕尼黑一名官員的兒子,父親在他很小時就過世了。他的童年大部分是在因河畔瓦瑟堡隨祖母渡過的。他先後曾在奧格斯堡、烏爾姆、維爾茨堡的皇家學校就讀。1890年入慕尼黑威廉高中就讀兩年,在那兒他對色彩理論起了興趣,走上了科學的軌道。[1]
1891年起入慕尼黑藝術學院就讀,1893年起轉行攻讀化學,1895年拿到了博士學位。之後他開始了物理化學研究,先後跟從瓦爾特·能斯特,1897年又到斯德哥爾摩跟從斯凡特·奧古斯特·阿倫尼烏斯。1902年加入了瑞典國籍。不過他仍在一戰中參加了德國空軍。
學術生涯
在各國訪問時,他先後與柏林的范托夫、維爾茨堡研究有機化學的阿圖爾·漢奇、斯特拉斯堡的弗里德里希·卡爾·約翰尼斯·提艾利合作,並曾在巴斯德研究所研究物理化學。1899年成為斯德哥爾摩大學物理化學副教授,1904年進入化學實驗室,1906年成為普通和有機化學正教授。1929年,他成為新成立的生物化學和維生素學會主任。1941年退休,但仍繼續研究工作。
馮·奧伊勒-切爾平一開始活躍於化學的不同領域,並且發表了不少論文。他最初的研究對象包括物理化學(比如催化理論、溶解性、金屬的氨複合物)、有機化學(如重氮化合物)以及生物化學(如植物的新陳代謝、吸收作用、糖的形成以及酶的作用)。1900年代早期的一些研究是與首任妻子阿斯特麗德·馮·奧伊勒-切爾平合作進行的。
他在斯德哥爾摩大學展開了大量工作,後來集中精力研究生物化學。他把最多的精力用來研究酒精發酵及後續的反應。成果被記入論文《當前對酒精發酵的研究》(Neuere Forschungen über alkoholische Gärung,收於《科學研究進展》Fortschritte der naturwissenschaftlichen Forschung1913年卷10)和《酵母及酒精發酵的化學》(於P. Lindner合寫,1916年於萊比錫發表)。與學生一起,他研究了光、溫度、酸性、氧化劑、毒素和礦物質對酶的影響,成果寫入了以《關於化學成分和酶的形成》(Über Die Chemische Zusammensetzung und Bildung der Enzyme,編號1-15,1910年-1917年)的一系列論文、《酶反應的毒性作用》(Über giftwirkungen bei Enzymreaktionen,收入《Fermentforschung》1920年)中、《關於高活性蔗糖酶製劑》(Versuche zur Darstellung aktiver Saccharasepräparate,與Svanberg合寫,1919年)。他的研究顯示NAD輔酶對酵解中酶的效果起關鍵作用。[1]
馮·奧伊勒-切爾平還對維生素的研究做了不少工作,它的化學性質在1920年代還是不清楚的事。這些成果寫在《化學檔案》(Arkiv för kemi)中,收於《生理化學學報》(Zeitschrift fur physiologische Chemie)和《生物化學學報》(Biochemische Zeitschrift)。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