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行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比提尼亞與本都(拉丁語:Bithynia et Pontus)是羅馬帝國位於小亞細亞的一個行省,位於黑海沿岸。它由本都王國與原比提尼亞(前74年成為羅馬帝國行省)於前63年合併而成,首府為尼科米底亞,其前身為馬爾馬拉海東部比提尼亞王國的首都。
公元前74年,比提尼亞王國國王尼科美德四世在臨終時將王國贈送給羅馬[1]。起初此地歸屬亞細亞行省。在擊敗米特里達梯併吞並本都王國後,二者一起組成了比提尼亞與本都行省。該行省由擊敗米特里達梯的龐培組建[2]。
公元前27年,奧古斯都與元老院劃分行省時,此地因缺乏軍事重要性而成為了元老院行省[3]。
大約在公元111至113年之間,圖拉真任命小普林尼為行省長官[4]。他於111年9月17日到達比提尼亞,先是在以弗所下船,然後拜訪了帕加馬與普魯薩,最後到達首府尼科米底亞。在其擔任行省總督期間,與圖拉真的信件中仍有61封流傳至今[5]。
根據卡西烏斯·狄奧的說法,大約在124年,元老院將比提尼亞與本都交給皇帝圖拉真,以換取呂基亞與潘菲利亞[6]。而在普林尼之後,蓋烏斯·尤利烏斯·科爾努圖斯·特圖拉斯接手此地,直至哈德良將行省歸還元老院[7]。165年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統治時期,它成為一個元首行省[3]。
在公元3世紀戴克里先的行政改革中,比提尼亞與本都被劃分為兩個小的省,分別為隸屬東方大區本都管區的比提尼亞和帕夫拉戈尼亞[8][9]。在7世紀穆斯林入侵後,此地被拜占庭分為三個軍區,分別為布塞拉里亞、奧普西金與奧普提馬頓[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