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都管區(拉丁語:Dioecesis Pontica,希臘語:Διοίκησις Πόντου/Ποντικῆς)是羅馬帝國晚期設立的行政區劃「管區」之一,包含了小亞細亞北部與東北部的行省,東面與薩珊波斯接壤[1]。
行政上,本都管區屬於東方近衛總長大區,下轄12個行省:比提尼亞、霍諾里阿斯、帕夫拉戈尼亞、海倫娜本都、波利莫尼庫斯本都、第一加拉太、第二加拉太、第一卡帕多細亞、第二卡帕多細亞、第一亞美尼亞、第二亞美尼亞、大亞美尼亞,此外還有由亞美尼亞王公自治的索菲內、羅馬在黑海東北部的據點尼蒂克(今加格拉)、皮提尤斯(今皮聰大)、狄奧斯庫里阿斯(今蘇呼米)。536年創建的第三亞美尼亞、第四亞美尼亞兩個行省也屬於本都管區。管區的長官「近衛總長代理官」駐阿馬西亞。
本都管區面臨著薩珊波斯的威脅,因而其軍隊由專官「本都與亞美尼亞都督(Dux Ponti et Armeniae)」指揮,直到5世紀分拆成兩個都督(Dux)指揮。查士丁尼一世時又在亞美尼亞地區設立了「亞美尼亞軍隊總長(Magister militum per Armeniam)」[1]。查士丁尼還於535年廢除了本都管區,由第一加拉太行省的長官接手「近衛總長代理官」的職責,但這一改革的結果不能讓國家滿意,於是548年本都管區又被重新建立,此後持續存在,直到7世紀後期軍區制形成,本都管區被亞美尼亞軍區與奧普西金軍區取代[1]。
引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