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歐陽德青年時在虔臺從師王守仁,屢不應試。治《易經》,由縣學增廣生中式丙子科(1519年)江西鄉試第四十名舉人,年二十八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二十三名,第二甲第十一名進士[1][2]。知六安州,建龍津書院,長期講學,有「南野門人半天下」之譽。六年(1527年)轉任刑部員外郎,以學行改任編修,十一年遷南京國子司業、南尚寶司卿,三載後轉太僕寺少卿,尋出爲南京鴻臚寺卿。丁外艱歸,二十五年以薦起,仍舊任,二十六年升任南京太常寺卿,尋召入掌國子監祭酒事,升禮部左侍郎,二十八年改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事,復命教習庶吉士。二十九年主禮部會試,同年夏丁母憂,官至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曾懇請嘉靖帝建皇儲,認為裕王朱載坖不當出外藩。學務實踐,不尚空虛。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與徐階、聶豹、程文德等於京師靈濟宮講良知之學,赴會者五千人,其盛況為數百年所未有。他以宿學居顯位,遇事持正,能引薦後進。晚年受知於嘉靖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卒,將獲重用之時去世,年五十九。贈太子少保,諡文莊。[3]
著作有《歐陽南野集》三十卷。
歐陽德從學王守仁,服膺「致良知」之學,其學強調真知實踐。主張良知產生萬物,認為「良知必發於視聽思慮,視聽思慮必交於天地人物」,「夫人神發為知,五性(喜怒哀樂視聽言動等)感動而萬事出」[4]。當時羅欽順以為言「吾心之良知即是天理」,是以知覺為性,與佛家無異。歐陽辯認為「知覺與良知,名同而實異」[5],強調良知與知覺、良知與意的區別。他以「良知」為道德本體,認為良知作為人的本性與知覺有本質區別。「良知」是道德觀念,是對道德的認識能力;「知覺」是一般感知活動,「故就視聽言動而言,統謂之知覺。認為視聽言動皆知覺,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未必其皆善」;意有妄意、私意、有善意。知覺和意不可謂之情理。在動靜關係上主張「良知無動無靜」「動靜兩忘,然後為得。」[6]。對於「格物致知」,歐陽德既理解為致事物之知,認為「離事物則無知可致」;又理解為致良知之虛,認為「良知本虛,致知即致虛」[7]。歐陽德突出主體作用,擴大至本體論立論。
曾祖歐陽廣漴,年九十四,壽官。祖父歐陽時勉,號勵齋。父歐陽庸(1460年-1539年),字録之,號巖溪,封奉直大夫六安州知州。母張氏,生母蕭氏,封太淑人。具慶下。弟歐陽昱[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