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南港隧道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汐止區的隧道,曾經是台鐵縱貫線使用的鐵路隧道,介於南港車站與汐科車站之間,隧道雖以「南港」為名,但位於汐止區內,僅因位置靠近南港而得名。本隧道1896年開通,2008年9月停用,近年改為機車與腳踏車專用道。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臺灣設省,在此同時清廷准予設立「全台鐵路商務總局」,開始台灣鐵路興建計劃,1887年6月動工[3],1889年4月30日,台北至水轉腳間鐵路先行完工[4],鐵路在行經今日南港隧道之處,並無文獻記載開闢隧道,但張健豐在其2010年《乙未割臺憶舊路》一書中認為,該隧道應該是清朝臺灣鐵路已有的設施,因為隧道南北是山與河川,不可能以引道避開,而可能因為該隧道僅有95公尺長,故未見於文獻,此外日本1904年繪製的《臺灣堡圖》也沒有標註此座已完工的隧道,故日治時期可能是進行隧道擴孔工程,將本來僅能行駛單線軌道的隧道改為可容納雙線軌道的隧道[5]。然而上述該書內容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可能是作者原創研究致無法考證,僅能作為本隧道沿革之參考。
1895年6月起日本統治台灣,由於台灣清治時期鐵路路線標準不佳,軌道材質、設計施工不符使用需求,日本當局臨時臺灣鐵道隊立即進行基隆臺北段鐵路改建,在1895年12月10日開工新建南港隧道(當時名為樟樹灣隧道)[註 1],是日治時期所興建的第一座鐵路隧道,也是臺灣鐵路史上第一座雙線淨空隧道,長96.8公尺、淨寬6.8公尺、淨高5.6公尺[7],隧道立面以石砌,中央圓拱型為紅磚砌,1896年6月15日竣工[1][2],在隧道口上方有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於1896年所題《開物成務》匾額;隧道內設有一緊急通道,連結隧道外側平行的道路。本隧道通車初期只鋪設單線鐵路。
1912年起,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分五個年度將基隆~台北間單線鐵路擴建為複線鐵路,於1917年12月宣告完工[8],由於南港隧道建成時即設計為雙線淨空,故雙軌工程僅須於隧道內鋪設第2線,隧道整體結構未改變。
1970年代,因西部幹線電氣化工程需求及南港隧道淨空不足,臺灣鐵路管理局自1975年11月5日起進行隧道拓孔工程,改建為混凝土隧道,華熊營造(股)公司承攬改建,施工時先將隧道內雙線鐵路改建為單線鐵路,及在洞內增建拱型鋼圈護體,充做臨時隧道供列車通行,工程人員則在臨時隧道與原隧道壁體間之空間施工,取下《開物成務》匾額,將隧道挖大並新建洞門[7],於1976年年中完工[9],完工後隧道內回復為原本的雙線鐵路,並增設懸臂與電車線。1977年12月31日,包含本隧道在內的縱貫線鐵路電氣化第一期工程(基隆~竹南間)完工[10][11]。
至2008年9月21日,原使用南港隧道的縱貫線路段改行新闢的汐止山嶽隧道,該隧道做為鐵路隧道的功能結束,目前已改建為機車與腳踏車專用道。
南港隧道《開物成務》匾額為伊藤博文在臺僅存墨寶之一,現收藏於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因汐止當地文史工作者提出製作複製品掛回隧道口之構想,今有複製品立於汐止市區秀峰路汐止區綜合運動場旁,並於其右側設有解說牌。[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