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極微梵語paramāṇu),又譯鄰虛鄰虛塵,源自古印度哲學思想,是組成一切物質(色)的最小單位,類似於古希臘哲學中的原子。部份佛教部派如說一切有部南傳上座部[1]接受了這個學說,耆那教勝論派也設立了極微的概念。

性質

「極微」是對物質進行分析後得到的作為極限的微粒子,《大毘婆沙論》定義極微是最細色,即沒有細構部分、不可分解離析、不可感官經驗:

微聚

大毘婆沙論》記載:四大種及其所造色,是有法,極微沒有變礙[4],極微積聚成有變礙的有色法[5];四大種是不可見、有對色[6],而所造色,或可見或不可見[7],或有對或無對,有對含義為有相互障礙的可經驗實體[8]四大種所造色,於四大種外有別自體[9];四大種與所造色相依而住[10],諸極微互不相觸[2];四大種及七所造觸攝於觸處中,有說所造觸是四大種之差別而非實有[11],依世俗說為身所受之可觸境[12]四大種永不相互分離,不因物態相變而失去自相[13];不同物體中,或同一物體在不同條件下,四大種極微的數量比例或有差異,亦有說數量等比而其勢力或有差異[14];一組四大種的四個極微,只能造一個所造色極微,亦有說可造多個[15];四大種有十一種,即有色十一處[5]所依四大種,其所造色即為有色十一處[16]

二十二根[17]中有七根是色法,五根[18]再加欲界繋的男根女根[19]。《大毘婆沙論》擁立極微學說後,法勝尊者《阿毘曇心論》依《品類論[20]將男根、女根併入身根[21]加以分析[22]

更多資訊 極微, 欲界 ...
心論》極微聚
極微 欲界 色界
眼根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 非根色 眼根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 非根色
四大種 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
外色 色、香、味、觸 色、香、味、觸 色、香、味、觸 色、香、味、觸 色、香、味、觸 色、香、味、觸 色、觸 色、觸 色、觸 色、觸 色、觸 色、觸
內色 眼淨色、身淨色 耳淨色、身淨色 鼻淨色、身淨色 舌淨色、身淨色 身淨色 眼淨色、身淨色 耳淨色、身淨色 鼻淨色、身淨色 舌淨色、身淨色 身淨色
合計 10 10 10 10 9 8 8 8 8 8 7 6
關閉

此理論只涉及某根某界中存在什麼種類的極微[23],沒有論及色處諸形色和觸處七所造觸[24],沒有確定極微聚內四大種的具體數量等細節[25]世親尊者《俱舍論》在此上細分為無聲和有聲,如有聲音產生則增加上外色「聲」[26],並稱其為色聚, 其含義是四大種及其所造色的最小聚集單位[27],其邊際由空界色限定[28]

赤銅鍱部的論書如《解脫道論》中,水大種計為不可見、無對色,所有不可見、無對色都歸入法處[29],以四大種及其所造色、香、味、觸為八不分離色[30];男根、女根不併入身根而各有根色[31],計入結生剎那即生的心所依處[32],身凈色不劃入眼、耳、鼻、舌根;區分時節四種生起因緣[33],將命根列入所有業生諸根色聚[34];將聲處色,法處所攝諸細色中與造業有關的身表、語表[35],及與四念處等有關的色輕快、色柔軟、色適業[36],列入心、時節、食生色聚;並結合剎那相續,演繹出了成體系的色聚理論[37]。南傳佛教的更後世論書用食素(ojā)取代了色聚中的觸[38],並陸續進行了各式修改和重釋,部份現代上座部佛教派別用色聚理論指導界分別觀

Remove ads

度量制

大毘婆沙論》定義了物體積聚的度量單位:

  • 此七極微,成一微塵(aṇu),是眼、眼識,所取色中,最微細者。此唯三種眼見:一、天眼,二、轉輪王眼,三、住後有菩薩眼。
  • 七微塵,成一銅塵(loha-raja)。……七銅塵,成一水塵(ap-raja)。……七水塵,成一兔毫塵(śaśa-raja)。……
  • 七兔毫塵,成一羊毛塵(avi-raja)。七羊毛塵,成一牛毛塵(go-raja)。七牛毛塵,成一向遊塵(vātāyana-cchidra-raja)。
  • 七向遊塵,成一likṣā)。七蟣,成一yūka)。七虱,成一穬麥yava)。七穬麥,成一節(aṅguli-parva)。

和距離的度量單位:

  • 二十四指節,成一hasta)。四肘,為一弓(dhanu)。……
  • 五百弓,成摩揭陀國一俱盧舍(krośa),成北方半俱盧舍。……八俱盧舍,成一踰繕那yojana)。

此定義的「極微」是眼睛可識別的最小單位「微塵」的七分之一,以極微定義的實體本身不可見,積聚成至少微塵大小才可見。南傳佛教另有兩種不同的極微規定[39]。傳統上把上述七倍倍增的度量單位認定為體積單位,而現代為了探究「極微」可能的最細小程度,以其為長度單位[40],從指節到「極微」要縮小711=1.977326743×109倍,按指節為2×10-2米計算,則「極微」為1×10-11米,但牛毛、羊毛和兔毛將不能與以其為參照的度量單位相匹配[41]原子半徑大小約為3—30×10-11米,直徑也就是6—60×10-11米。在佛教理論中,被稱為究竟法的四大種是不可見有對色,其存在不是靠視覺而是靠身體觸覺識知的,儘管默認將其終極實體等同於極微,但沒限制說不可以施設得小於這些歷史定義甚至物理學測量極限。

佛教經典中,常用微塵形容極致細小,並不一定與極微理論或上述度量制下的微塵有關,經典中,也用微塵數來形容極大數量。

Remove ads

源流

極微在佛陀本人的經典中從未出現,可能源於佛教對《六法論》有關學說的批判性接受[42]

說一切有部是佛教部派中最早支持這個觀念的派別,最早在《大毘婆沙論》中擁立,經量部中觀學派瑜伽行唯識學派等都反對極微實有。

學術研究

自然哲學區分元素論原子論亞瑟·伯林戴爾·凱思在《印度邏輯和原子論——對正理派和勝論的一種解說》[43]中綜述為:

註釋與引用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