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
汉代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家世
遠祖楊喜是漢高祖時的猛將,祖先楊敞是漢昭帝的宰相。楊賁生楊譚,楊譚生楊寶,相傳楊寶心善,因為救了黃雀而得到「銜環」的報恩。楊寶生楊震,楊震生楊秉,楊秉生楊賜,楊賜生楊彪,從楊震到楊彪,四代都當到太尉。
生平
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在《世說新語‧捷悟篇》載了四則楊修展才之事,分別是他解出了曹操提「活」字嫌相園門過闊、曹操提「合」字欲將一桮酪分食眾人、曹娥碑的八字謎為絕妙好辭以及曹操欲將餘有竹片作為竹椑楯,他的才華連曹操都曾自嘆不如。而曹丕、曹植等亦願意與他交友,例如他曾贈曹丕王髦劍,曹丕對此劍甚感珍惜;而曹植更屢次寫信給他。
劉璋別駕張松出使曹操時,被曹操輕慢,當時楊修看重他才華,建議曹操重用但不成。之後在一次宴席中,楊修將曹操自著的兵法拿給張松看,張松將那些內容看過一眼後,當場便背誦出全文,令楊修更為他的才能感到驚異。[1]
後楊修數次助曹植通過曹操的考驗[2],然而曹植日益驕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得知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通過考驗後頗為氣憤,《後漢書》記載楊修是袁術的外甥,被曹操視為後患,加深心忌[3]。
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的漢中之戰,楊修從暗語「雞肋」推測曹操有意撤兵[4],而曹操的確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夏五月下令放棄漢中,回師長安。[5][6]最終在同年秋天,曹植與楊修醉酒擅闖司馬門並誹謗曹彰遭人舉報,於是曹操藉此機會以「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將楊修處決,楊修死前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7][8]在楊修死前,曹操曾寫信給其父楊彪中提到:「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楊修死後,曹操贈賜許多物品給楊彪補償,但楊彪亦萬分悲哀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曹操亦在處死楊修的百多天後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病逝。
楊修著有賦、頌、碑、讚、詩、哀辭、表、記、書凡十五篇。小說《三國演義》中將楊修描寫成恃才傲物,有詩道:「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
另據《藝文類聚》引《文士傳》載,魏文帝曹丕亦愛楊修之才,楊修死後曹丕常追憶之,並對楊修贈給他的劍非常珍惜,對左右說「這是楊修劍」。[9]
評價
- 《世說新語》:「以名公子有才能,為太祖所器。」
- 禰衡:「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餘子碌碌,莫足數也。」
- 范曄《後漢書》:「楊氏載德,仍世柱國。震畏四知,秉去三惑。賜亦無諱,彪誠匪忒。脩雖才子,渝我淳則。」
- 顏之推:「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輕薄:屈原露才揚己,顯暴君過;宋玉體貌容冶,見遇俳優;東方曼倩,滑稽不雅;司馬長卿,竊貲無操;王褒過章《僮約》;揚雄德敗《美新》;李陵降辱夷虜;劉歆反覆莽世;傅毅黨附權門;班固盜竊父史;趙元叔抗竦過度;馮敬通浮華擯厭;馬季長佞媚獲誚;蔡伯喈同惡受誅;吳質詆忤鄉里;曹植悖慢犯法;杜篤乞假無厭;路粹隘狹已甚;陳琳實號粗疏;繁欽性無檢格;劉楨屈強輸作;王粲率躁見嫌;孔融、祢衡,誕傲致殞;楊修、丁廙,扇動取斃;阮籍無禮敗俗;嵇康凌物凶終;傅玄忿斗免官;孫楚矜誇凌上;陸機犯順履險;潘岳乾沒取危;顏延年負氣摧黜;謝靈運空疏亂紀;王元長凶賊自詒;謝玄暉悔慢見及。凡此諸人,皆其翹秀者,不能悉紀,大較如此。」(《顏氏家訓》)
- 羅貫中:「聰明楊德祖,世代繼簪纓。筆下龍蛇走,胸中綿帛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
家庭
- 楊寶 東漢人。是古代神怪小說及成語「結草銜環」的「銜環」典故的主人翁
- 楊震(54年-124年),字伯起,中國東漢時太尉。剛正不阿,為政清廉。
- 楊秉(92年-165年)字叔節,中國東漢時太尉。以清廉著稱。
- 楊賜(?-185年),字伯獻,中國東漢時太尉。上書請抑制宦官的權勢。
- 楊嚻,楊修子,泰始初年為典軍將軍,早卒。
- 楊嶠,楊准子,字國彥。二千石。
- 楊髦,楊准子,字士彥,可能又名楊朗。二千石。
- 楊俊,楊准子,字惠彥。太傅掾。
- 楊林,楊准子,少有才望。
- 楊朗,字世彥[10],雍州刺史。
藝術作品
在三國演義中,楊修雖然出身高貴、才華出眾,但是他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數次觸犯曹操忌諱,導致魏主曹操產生殺死楊修的想法,最終因為「雞肋」事件被曹操處死。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