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梅根·瑪麗·凱利(英語:Megyn Marie Kelly,1970年11月18日),[2][3]曾用名梅根·肯德爾Megyn Kendall),[4]是美國一位新聞記者、主播、新聞和政治評論人,她曾經還是一位律師。2004年至2017年間在福克斯新聞頻道工作,2017年起加入NBC新聞。2013至2017年間,凱利每周一至周五在福斯新聞頻道的紐約總部主持新聞類節目《凱利檔案》(The Kelly File);在此之前她則主持另一檔新聞節目《直播美國》(America Live);之前還曾與比爾·海默共同主持新聞談話節目《美國新聞室》(America's Newsroom)。2007年至2012年間,凱利與海默合作一同主持了福斯新聞頻道的跨年夜特別節目《全美新年》(All American New Year)。2014年,《時代》雜誌將凱利評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百大人物」之一。[5]2016年,凱利還成為了《名利場》雜誌的封面人物。[6]

快速預覽 梅根·凱利Megyn Kelly, 出生 ...
梅根·凱利
Megyn Kelly
Thumb
2018年3月的凱利
出生Megyn Marie Kelly
梅根·瑪麗·凱利

(1970-11-18) 1970年11月18日54歲)
美國紐約州雪城
母校雪城大學(政治學學士)
奧爾巴尼法學院法律博士
職業新聞記者、新聞主播、政治評論人、律師
雇主NBC新聞
信仰羅馬天主教[1]
配偶丹尼爾·肯德爾(Daniel Kendall
2001年結婚—2006年離婚)

道格拉斯·布朗特英語Douglas Brunt2008年結婚)
兒女3個子女
關閉

早年生活和教育

凱利出生於紐約州雪城[7]父親愛德華·凱利(Edward Kelly)在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教授教育學,母親琳達(Linda)是一位家庭主婦。[3]凱利的母親有義大利血統。[3]

凱利9歲時隨全家一同搬到紐約州奧爾巴尼郊區的德爾瑪英語Delmar, New York居住,[7]之後她也在這裡完成了高中學業。[8]凱利15歲時,她的父親逝世,母親也隨後改嫁。[9]

高中畢業後,凱利進入雪城大學學習,獲得政治學學士學位,[3]之後又就讀奧爾巴尼法學院,在1995年獲得法律博士學位。[10]

事業

律師

凱利曾在芝加哥Bickel & Brewer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這期間在美國律師協會期刊《Litigation》上發表了文章《律師擔任董事的利益衝突角色》(The Conflicting Roles of Lawyer as Director)。[11]之後她又進入眾達律師事務所英語Jones Day工作了九年,她的客戶包括信息服務公司益博睿英語Experian等企業。[12]

新聞

早期事業

2003年,凱利搬到了華盛頓特區,成為美國廣播公司旗下電視台WJLA-TV的一名記者。[13]在華盛頓工作期間,凱利參與了諸多重大事件的報道,包括華盛頓特區狙擊手攻擊事件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等重大新聞。[14]2004年,凱利向福斯新聞頻道華盛頓分部寄了一段自己的錄影,希望能加入該頻道。她這段錄影中報道新聞的方式和政治觀點打動了福斯新聞頻道資深記者布里特·休姆英語Brit Hume,凱利自此開始成為該頻道駐華盛頓特區記者。[14][15][16]

福斯新聞頻道

之後凱利加入福斯新聞頻道的節目《布里特·休姆特別報道》(Special Report with Brit Hume),負責其中法律板塊的內容,並在《周末直播》(Weekend Live)中主播自己的法律板塊《凱利法庭》(Kelly's Court)。她每周還在比爾·奧萊利的節目《奧萊利實情》(The O'Reilly Factor)的固定板塊中登場,有時亦會替其他新聞主播主持節目,但一般是周末節目的代班主播。此外她還曾與比爾·海默共同主持新聞談話節目《美國新聞室》(America's Newsroom)。[17][15]2010年2月1日,凱利開始主持自己本人的下午一點檔兩小時節目《直播美國》(America Live)。她還是晚間政治諷刺節目《與格雷戈·古特費爾德一起熬夜》(Red Eye w/ Greg Gutfeld)的客串討論成員。2010年,凱利的《直播美國》比前一年同一時間段節目的總收視人數提高了20%,這也是福斯新聞頻道11月最高的同比收視增幅。[18]凱利在福斯新聞參與了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2010年美國中期選舉的報道,以及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塞繆爾·阿利托約翰·羅伯茨的確認聽證會、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故等重大新聞的報道。她還主持報道了大法官索尼婭·索托馬約爾艾蕾娜·卡根的確認聽證會。[14]

2012年,凱利參與了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的新聞報道。她在這期間表現出眾,獲得了媒體的廣泛關注。[14]2012年11月6日開票當晚,凱利與布雷特·拜爾共同主播開票特別報道節目。部分投票結果揭曉後,親共和黨的福斯新聞頻道做出預測,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貝拉克·歐巴馬將成功連任。直播期間,共和黨政治人物卡爾·洛夫卻在直播現場堅決反對這一預測結果,認為共和黨候選人米特·羅姆尼仍有獲勝機會。凱利對此回應道:「是不是你作為一名共和黨人,這樣算會讓自己感覺好一點?還是(羅姆尼)真的(有獲勝機會),你真的這麼認為?」隨後她在直播中走到演播廳外的福斯新聞選情預測中心,確認了預測結果。這一系列舉動獲得了媒體的關注,也被認為是她事業的一大亮點。[19][16][20]

2013年7月,凱利因產假離開《直播美國》。10月回歸後開始主持自己的直播時事分析節目《凱利檔案》(The Kelly File),每周一至周五晚21點播出。[21][22]

2013年12月,凱利在《凱利檔案》中的一段言論引發廣泛爭議。她節目中評論《Slate》雜誌的一篇文章,稱「聖誕老人就是白人,但是這個人認為我們可能應該也需要一個黑人聖誕老人」,隨後補充說「聖誕老人就是他本來應該的樣子,我們在這裡爭論只是因為有人寫了一篇(關於他長相的)文章。」她在節目中之後又稱耶穌是個白人男子。[23]隨後,喬恩·史都華史提芬·荷伯特瑞秋·梅道喬什·巴羅英語Josh Barro等人都對這一言論提出不滿和諷刺。[24][25][26][27][28]兩天後,凱利在節目中稱自己之前的言論是無心的玩笑,並非認真嚴肅的評論,[29][30][31][32][33]同時也承認耶穌的膚色問題沒有定論。[34][35]

2015年8月6日,凱利與布雷特·拜爾和克里斯·華萊士共同主持了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初選的首場電視辯論會,她的表現獲得了電視評論界和觀眾的好評,辯論後緊接的《凱利檔案》也獲得了極高的收視,[14][36][37][38]但也有部分保守派人士認為她在辯論會中的語氣針對性太強。[39][40]凱利在辯論會中提問候選人唐納·川普時尖銳地問及他曾針對女性發表的歧視言論。事後川普在接受採訪時對凱利發表帶有性別歧視色彩的侮辱言論,稱她「雙眼冒血,渾身冒血」,引發巨大爭議。隨後川普又在Twitter上多次連續發推攻擊凱利[41][42][43][44][45][46][47][48]。凱利則回應稱福斯新聞並不希望與川普開戰,[49]自己則不會回應川普相關的言論,也「不會因為做好新聞而道歉」。她堅持自己將繼續「不帶恐懼和偏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50][51]福斯新聞在此事中評價凱利是「美國新聞業最出色的代表」。[52]而川普和凱利以及福斯新聞之間的矛盾也不斷升級。[48]川普之後拒絕出席2016年1月28日由凱利主持的辯論會。[53][54]凱利在辯論會中的表現再次贏得廣泛讚譽。她在辯論會中稱川普為「不在房間中的大象」(the elephant not in the room[註 1],這一尖銳的用詞收到了大量稱讚。[55][56]但她在辯論會後稱川普為「伏地魔」,也引發了爭議。凱利隨後表示對《哈利·波特》系列並不熟悉,本意絕非侮辱川普,在未來也「絕對不會」去侮辱他。[56]

2016年底,凱利與福斯新聞頻道的合約即將到期,有媒體報道她可能將在合約結束後離開。[57][58]2017年1月,凱利自福斯新聞頻道離職,轉投NBC新聞。按計劃她將在NBC新聞主播自己的日間節目和周日晚間的深度報道,同時還將參與該頻道的重大新聞事件報道。[59][60]1月6日,《凱利檔案》在福斯新聞頻道播出最後一期節目,凱利自此正式離職。[61]

Remove ads

NBC新聞

Thumb
梅根·凱利採訪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

2017年6月1日,NBC新聞宣布凱利將主播《梅根·凱利周日夜》(Sunday Night with Megyn Kelly)節目,首期節目將採訪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62]6月4日的播出的首期節目中,她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採訪了普京。在採訪中,凱利問及俄羅斯涉嫌干預美國2016年大選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女婿賈里德·庫什納涉嫌與俄方駐美大使謝爾蓋·基斯利亞克英語Sergey Kislyak等人秘密聯繫、俄羅斯的腐敗以及俄羅斯記者遭暗殺等議題和事件,普京在回答中則提到甘迺迪遇刺案占領華爾街列寧格勒圍城戰等話題。[63]

凱利還採訪了美國著名極右翼人士、陰謀論亞歷克斯·瓊斯,採訪計劃於6月18日播出。預告片中顯示,亞歷克斯·瓊斯堅稱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是「一場騙局」,凱利則稱他「迴避問題」。這一採訪計劃發布時即引發美國民眾的不滿,民眾認為此次採訪為陰謀論提供了宣傳平台。預告片播出後更是引發巨大爭議,觀眾在Twitter上發起話題「#NBC恥辱」("#ShameOnNBC"),對節目發起抵制。槍擊案受害者家屬對此表達強烈憤慨,稱採訪「尤其殘忍」。這些家屬成立的「桑迪·胡克承諾基金會」(Sandy Hook Promise Foundation)原定邀請凱利主持其年度籌款活動,之後決定撤回邀請,同時聲明要求凱利及NBC取消播出採訪,反對給瓊斯提供宣傳觀點的平台。摩根大通也決定暫時撤下在凱利節目中投放的廣告。比爾·柯林頓希拉蕊·柯林頓之女、NBC記者切爾西·柯林頓,演員克里斯·伊凡,政治評論人安娜·納瓦羅英語Ana Navarro,紐約市長比爾·白思豪等媒體界和政界諸多人士也對此提出批評,認為其「放大謊言的影響力」,「為了收視率踐踏人性」,呼籲NBC撤下專訪。凱利對此回應稱,決定採訪瓊斯是因為美國總統川普曾參與過瓊斯的節目並在Twitter上表達過對他的讚賞,在白宮簡報中也多次引用瓊斯的節目,但大部分民眾對他並不了解。她稱採訪瓊斯是為了「點亮光明」。節目製作人利茲·科爾(Liz Cole)也稱瓊斯有新聞價值,即使其觀點令人厭惡,記者也應盡到職責。科爾還呼籲觀眾在完整採訪播出後再下結論。新聞網站Vox英語Vox (website)認為雖然報道瓊合情合理,但一對一專訪有替他宣傳觀點的風險。Vox還認為總統川普長期攻擊新聞媒體為「假新聞」以降低其公信力,在這種背景下,專訪會傳達錯誤的信息,讓觀眾誤認為類似的陰謀論值得在黃金時段新聞節目中大書特書。[64][65][66][67]

Remove ads

寫作

2016年2月,凱利與出版商哈珀柯林斯簽下逾1000萬美元的合約,計劃出版一部自傳。[68][69][70]這部自傳《不將就》(Settle for More)於同年11月15日出版。《洛杉磯時報》報道稱其在亞馬遜開售數小時即遭到唐納·川普支持者的大量一星差評,其中許多惡評與Reddit中川普支持者聚集的「The_Donald」板塊有關。亞馬遜隨後刪除了部分評論,但仍有大量負面評論被保留。[71]

凱利在這部自傳中稱自己曾經遭到福斯新聞頻道總裁羅傑斯·艾爾斯英語Roger Ailes的性騷擾。她在書中稱,艾爾斯曾多次稱自己能幫助她的事業,以此要求與其發生性關係,還屢次發表「不恰當的性暗示言論」,甚至在辦公室中「強吻」她。凱利稱自己拒絕艾爾斯後,他則暗示這可能影響她的工作合約。她稱自從自己任駐華盛頓特區記者開始即遭其騷擾,持續了六個月,直至她向主管報告之後才停止。[72][73]此前在同年7月,福斯新聞記者格雷琴·卡爾森英語Gretchen Carlson也起訴艾爾斯,指控艾爾斯對其性騷擾。艾爾斯隨後辭職,福斯新聞則賠償卡爾森2000萬美元達成和解。[74][75]

個人生活

凱利於2001年9月29日與麻醉醫師丹尼爾·肯德爾(Daniel Kendall)結婚,二人於2006年離婚。[76][77][78]2008年3月1日,凱利又與Authentium英語Authentium總裁執行長道格拉斯·布朗特英語Douglas Brunt結為夫妻。後來布朗特成為一名全職作家。凱利與布朗特二人共同育有三個子女。[79][80][81][82]

凱利認為自己在政治上是獨立選民,稱自己此前給民主黨共和黨兩黨都投過票。權威人士則認為她在社會議題上偏向自由派,在財政議題上則偏向保守派。她認為自己不偏向於任意黨派,因此能在報道新聞時更高效。[83]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