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朱
由於秦王朱樉在明太祖所封諸藩王中年齡最長,兵權最重,故有「首藩者,宗盟之長」之稱。[1]
生平
元至正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356年12月3日)生,《明史》記其生母為馬皇后,與朱棣同母(參見:朱棣生母爭議)。
明洪武三年四月初七(1370年5月2日)封秦王,洪武十一年五月初四(1378年5月30日)就藩西安。臨行前,朱元璋在給朱樉的璽書中寫道:「關內之民,自元氏失政,不勝其敝。今吾定天下,又有轉輸之勞。西至於涼州,民未休息。爾之國,若宮室已完,其不急之務悉己之。』[2]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大宗正院為宗人府,因朱樉在朱姓諸王中最年長,授為宗人令[3]。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其在藩國多過失,被召還京師,後經皇太子朱標解勸,次年放還藩封[4]。洪武晩期太子兩度巡視秦中,朱樉不自安。
朱樉征西番,將番人七、八歲幼女擄到150名,又將七歲、八歲、九歲、十歲幼男閹割155名。未及20日,令人馱背赴府,致命去處所傷未好,即便挪動,因傷致死者大。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朱樉受父命率平羌將軍寧正等人征洮州,獲勝,受賞賜甚多。同年三月二十日(1395年4月9日)朱樉病死,終年三十九歲,葬於西安鴻固原。其父朱元璋在撰寫的祭文中指朱樉因虐待宮人,被「三老婦人」在「櫻桃煎」中下毒毒死[5]。明太祖下詔說:「朕封建諸子,以爾年長,首封於秦,期永綏祿位,以藩屏帝室。夫何不良於德,竟殞厥身,其諡曰愍。」[6]命降級用國公之禮下葬。
秦親王爵位由朱樉子孫世襲,終明一代共傳十一世,十六王。
家庭
- 蒲城郡主
- 長安郡主,嫁茹鑒(茹瑺子)
明朝秦國世譜
- - 實任秦王
- - 死後被追封為秦王者
- - 秦王世子
- - 皇帝
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