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臺灣新竹市玉皇大帝(天公)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竹天公壇,又稱新竹金闕殿,位在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路431巷36號,為一座主祀玉皇大帝(天公)的道教廟宇。廟旁設有以廟為名的天公壇公園,是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
清高宗乾隆年間,竹塹城信眾組織神明會「天公會」,輪流奉祀玉皇大帝神位,咸豐元年(1851年)建廟於迎曦門(東門),同治九年(1870年)由檀越王居鳩資,遷修廟宇於今址,1895年乙未之役日軍與棟軍都司姜紹祖部交戰,本廟毀於戰火,另說是臺灣日治時期被官府徵收。大正二年(1913年),由本地士紳陳楊鏡等眾募集銀錢,重建於今址,二戰後重修。
然而根據日治時期總督府收錄的社寺檔案,新竹地方本來有兩間天公廟。一間是位於新竹廳新竹街土名東門三五二番地的「天公壇」。一間是位於竹北一堡客雅莊二五八番地的「金闕殿」。明治四十二年(1909)因為市區改正,天公壇無力負擔搬遷費用,因此信徒申請合祀於金闕殿,相關財產也歸入金闕殿所有。這項申請案也獲得總督府核准。 [1]。
臺灣民間記載一句「臺灣天公三間半」的說法,意思是臺灣主奉天公的名廟,分別是南臺灣的臺南天壇、中臺灣的沙鹿玉皇殿、北臺灣的新竹天公壇,以及「半間」彰化元清觀(因道路拓寬,殿宇內縮)。
2002年二月份,新竹久旱缺水,新竹市長林政則邀集各級官員,同往天公壇向玉皇上帝祈雨,翌日即天降甘霖,被視為神蹟[2] 。
主祀 | 玉皇上帝 | 三官大帝 | 福祿壽仙 | ||
龍邊從神 | 太陽星君 | 風伯 | 雷公 | ||
虎邊從神 | 太陰星君 | 雨師 | 電母 | ||
左廡 | 五穀先帝 | 觀音菩薩 | 五斗星君 | ||
右廡 | 托塔天王 | 玄壇真君 | |||
五文昌殿 | 文昌帝君 | 關聖帝君 | 孚佑帝君 | 朱衣神君 | 魁斗星君 |
太歲殿 | 斗姥元君 | 太歲星君 | |||
光明燈殿 | 玉皇上帝 | 文昌帝君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