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救國時報》(法語:Au Secours de La Patrie),原名為《救國報》,是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機關報。在莫斯科編輯,在法國巴黎出版,在歷史上有「巴黎《救國時報》」之稱。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4年1月1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1月1日) |
《救國時報》是中共海外報刊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份報紙。在共產國際七大和《八一宣言》大背景下,1935年11月吳玉章從莫斯科到巴黎。經法國共產黨中國語言組書記何以端介紹認識了工人黨員林德光。吳說:我黨決定在法國辦報紙,我是來搞印刷廠的,辦報的主要目的是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和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出報抗日救國報,寄回國內給愛國人士、國民黨內進步人士與愛國軍官,以及其他國家華僑閱讀。受吳玉章委託,林德光開始籌建印刷廠,買了一套房子、銅模、鑄字機,4種鉛字,找木匠做了木架子,組建了排版組。《救國報》編輯部設在莫斯科,由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領導,先後參加編輯工作的有:李立三、廖煥星、陳潭秋、張報、於辛超、邱靜山、趙毅敏、歐陽新等。在莫斯科組稿、編輯後,航寄到巴黎。林德光等只負責排版,送到附近一家法國印刷廠印刷後,再取回來自辦發行,通過其他出版物夾帶等方式寄出去。1935年12月9日《救國報》正式創刊,1935年底法國當局應南京國民政府的要求查封。吳玉章在法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幾經交涉,把《救國報》改名為《救國時報》,一期未停連續出版發行。《救國時報》開始時是周刊,兩開四版。從第5期開始改為五日刊。有的時候還有三日刊、雙日刊。更時常增出紀念專刊,如紀念孫中山逝世十一周年、十二周年,紀念「 三•一八」十周年;紀念瞿秋白殉難一周年,悼念魯迅先生逝世;紀念「 九•一八」 五周年等。在1937年9月18日出版的第123/124期合刊中,則出紙4大張報紙(16版)。《救國時報》是一種政論性較強的現代型報紙,辟有「要聞」、「社論」、「時評」、「文件轉載」、「國內要聞」、「國際要聞」、「僑胞生活」、「讀者來信」等欄目。《救國時報》明確提出以「不分黨派,不問信仰,團結全民,共同救國」為宗旨。黨的許多負責人親自撰寫稿件。周恩來、張聞天、任弼時、劉少奇、鄧小平、鄧穎超都給報紙寫過文章。黨外民主人士陶行知、楊虎城到報社參觀、講話。《救國時報》迅速發展,僅僅在一年內的時間裡從半月刊演進為五日刊,並從五千餘份進不到了兩萬多份,遍及世界43個國家。在國內中也有許多讀者分布在中國各個角落,就連邊遠地區和若干小縣城內又有該報紙的讀者。
《救國時報》的發行人兼主編先後為:吳玉章負責了一年多。1936年底,吳玉章赴莫斯科,由吳克堅領導。1938年初由饒漱石領導。《救國時報》印刷出版人員編為一個黨小組,小組長林德光,行政小組長金映光,成員有金直夫、張吾真、何志宏、黃里、朱世倫、郝啟文、陳達幫、曹若銘等共計13人,都用法國名字。還有2名法國人。
1938年2月10日停刊。共計出版了152期。饒漱石奉命帶設備去美國紐約繼續辦報。吳克堅表示要回國參加抗戰,「不做老華僑」,帶領報社十餘名工作人員經香港回國,4月底抵武漢,大部分在武漢編入《新華日報》社。吳克堅任周恩來的副官、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秘書長、後任《新華日報》總編輯。林德光任《新華日報》社支部委員、印刷部副主任。金映光在《新華日報》社經理部任行政科長。金直夫當年6月赴延安,進中共中央黨校學習後,又進延安職工學校學習,結業後先後任中共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機關黨支部書記、延安新華化學廠廠長。
該報主要發行對象為海外華僑,經常刊載中共中央文件,毛澤東、史達林著作,報道中國國內的抗日救亡運動和抗日根據地情況。[1]
在缺乏辦報經費和運營困難的情況下,《救國時報》相比其他中國共產黨所辦的報紙有大量的新聞攝影圖片和漫畫穿插在新聞之間。據統計,存世的《救國時報》共刊登了874 幅新聞圖片,其中新聞攝影照片有775幅,政治諷刺漫畫有71幅,其他美術作品版畫油畫28 幅。近千張圖片裡關於中國的約有607幅,外國約有267幅。
有關於中國圖片主題:1.中國民眾處於水熱之中,祖國淪陷。2.中共高層領導人(毛澤東等人)3.各種軍隊抗戰。4.提倡中國學生愛國運動、呼籲政府停止內戰共同抗日。5。刊載愛國民主人士、國民黨愛國將領、社會知名人士等人。6. 展示中國婦女抗戰救國、世界婦女運動新動向。7. 關於蔣介石政府鎮壓愛國人民。
有關於外國圖片主題:1.凸顯外國政府領導人、國際著名人士。2. 反映西班牙反法西斯。3. 反映阿比尼西亞( 衣索比亞) 抗擊義大利。4. 外國遊行抗議活動、外國支持中國抗戰活動、外國政治活動。
人民出版社於1980年曾出版《救國時報: 合訂本》,其中缺第四十二期至第四十四期,第四十六期至第五十期。[2]
利川市檔案館現藏有一套152期的較完整《救國時報》,由時任利川市檔案局局長向太順2004年從一處舊書攤尋得。[3][4][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