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拉茲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提拉茲維(希伯來語:טִירַת צְבִי,字面意思為茲維的堡壘 )是位於以色列貝特謝安山谷的一個篤信宗教的基布茲社區,在以色列貝特謝安市以南十公里處,約旦河以西和以色列-約旦邊境以西的,由泉水谷委員會管轄。2019年人口為901人。[1]
Tirat Zvi
| |
---|---|
坐標:32°25′18″N 35°31′28″E | |
行政區劃 | 北部區 |
建立 | 1937年6月30日 |
人口(2021年) | |
• 總計 | 975[1]人 |
網站 | tiratzvi.org.il |
名稱
提拉茲維的意思是茲維的堡壘。它以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創始組織,錫安之愛的領導人茲維·赫希·卡利舍爾拉比(Zvi Hirsch Kalischer) (1795-1874) 的名字命名,而tira或「堡壘」是指從阿拉伯政治家兼地主穆薩·阿拉米(Musa al-Alami)手中購入的一座兩層泥磚結構建築。[2]
歷史
提拉茲維成立於 1937 年 6 月 30 日,是塔與柵欄定居計劃的一部分。提拉茲維的成立者是來自德國、波蘭和羅馬尼亞[2]的猶太人,分別來自三個地方的群體:佩塔提克瓦附近的Rodges 小組、雷霍沃特附近的 Shahal 小組以及來自卡法耶維茲(Kfar Yavetz)的人們。[2] Rodges 小組以德國村莊Rodges 命名,Rodges 是篤信宗教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培訓中心(一些協助青少年為阿利亞運動作準備移居到巴勒斯坦的農場),提拉茲維的許多成立者都曾踏足該村莊。Shahal 小組以米茲臘希運動的創始人森美爾·查姆·蘭度拉比(Shmuel Chaim Landau,1892-1928 年)的名字命名,他的希伯來語首字母縮寫詞「ShaChaL」或「獅子」是他的稱號。
1936-1939年阿拉伯起義其間,提拉茲維在1938年2月28日被一群阿拉伯武裝暴徒襲擊,襲擊最後被定居者阻止,雙方傷亡慘重。[2] 1948 年 2 月 20 日,就在鄰近的阿拉伯國家正式加入1948 年阿以戰爭之前,穆罕默德·薩法 (Muhammed Safa) 率領的阿拉伯解放軍其中一個營襲擊提拉茲維。60 名襲擊者被殺後,阿拉伯人被擊退。基布茲的一名成員 Naftali Friedlander 在戰鬥中喪生。
提拉茲維定居點建立在荒廢阿拉伯人村莊al-Khunayzir和 al-Zarra'a 的土地上。[3]
氣候
提拉茲維位於海平面以下 220 米。1942 年 6 月 21 日,它錄得了亞洲白天最高溫度紀錄(54℃;129.2°F),[4]儘管此測量的有效性受到質疑,但根據發布的溫度記錄數據,它似乎介於攝氏 52.0 ℃到 54.4 ℃之間。[5]
經濟
提拉茲維經營著一家名為Tiv的肉類加工廠,在國內外銷售肉類產品。提拉茲維是以色列最大的椰棗種植商,擁有 18,000 棵樹木。[6]提拉茲維也有棗椰樹葉子業務。提拉茲維與火山研究所的科學家合作,開發了一種將棕櫚葉保存數月的方法,使棕櫚葉能夠在春季收成並在秋季出售,用於住棚節假期。2009 年,它生產了 70,000 個棗椰樹葉子。[6]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