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鐵路金沙江大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成昆鐵路金沙江大橋是成昆鐵路跨越金沙江的橋梁,位於三堆子站和攀枝花站之間,四川省攀枝花市東郊仁和區與鹽邊縣交界處。大橋左岸引橋下是鹽邊縣三堆子村,因此又被稱為三堆子大橋。該橋自1969年至1995年間是長江最上游的鐵路跨江大橋,現時則為長江自源頭起第三座鐵路跨江大橋。
大橋全長390.4米,其中主跨192米,為簡支鉚接下承鋼桁梁,桁高24米,桁寬10米,是當時中國鐵路跨度最大的簡支梁橋;左岸引橋32米×4孔,右岸引橋32米×2孔,均為鋼板梁。大橋主桁重1994噸,引橋重446噸,合計2440噸。橋墩與橋台基礎均置於輕微風化的花崗岩上,混凝土用量7687立方米。橋梁下部結構於1965年9月開工,1966年4月竣工;上部結構於1967年6月開工,1969年10月竣工。成昆鐵路以單線通過大橋,鐵路靠上游一側設有人行道供行人步行過江,人行道與鐵路之間用鐵絲網隔離。
由於成昆鐵路工期緊張,要求大橋鋼梁必須在鋪軌到達前全部安裝完成,桁梁只好在鋪軌前用汽車通過公路運至工地。而建橋時成昆鐵路沿途公路等級極低,路窄、彎急、坡陡,加之金沙江峽谷地形給施工造成困難,所以桁梁杆件長度和重量均受限制。大橋弦杆長度設計為8米,最重9.7噸;斜杆最長13.28米,最重10.8噸;板梁主梁每片分為5段,最長8.8米、重6.6噸。鋼梁均由16錳鋼製造。金沙江大橋與渡口支線雅礱江大橋鋼梁杆件的堆放及預拼場地共同設在金沙江左岸三堆子坡地上。杆件組拼好後,分別用汽車運至各自橋址。金沙江大橋右岸所用杆件用12.5噸纜索吊機運送過江,由兩岸伸臂架設,跨中合龍。
雖然橋頭立碑寫有「金沙江大橋」的正式名稱,但此橋最廣為人知的名稱為「三堆子大橋」。事實上成昆鐵路另有其它橋梁名為三堆子大橋,位於三堆子站和三堆子隧道之間,為一順江大橋,長273.1米,是三堆子站昆明端出站的第一座橋梁,緊鄰310省道紅格大道並與之平行。[1]同時攀枝花市正在三堆子建造公路跨江橋梁,是新227國道(張掖-孟連公路)和新218省道(越西-魚鮓公路)共同的跨江通道,名稱亦為三堆子大橋。[2][3]此外,建設中的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成昆二線)同樣在三堆子附近跨越金沙江,橋址在老成昆鐵路金沙江大橋上游約3.5公里處,跨越老成昆鐵路三堆子站。[4]
大橋右岸引橋跨越的金沙江大道東段是攀枝花市區通往攀枝花火車站的必經之路,公交三堆子站就位於引橋下,有梯道上至橋頭,可步行到橋對岸的三堆子村;村莊所在的左岸紅格大道則沒有公交車開行。
橋下道路 | 公交站名 | 在此停靠的公交線路 | |
---|---|---|---|
左岸 | 四川310省道紅格大道 | (沒有公交車站) | (沒有公交車) |
右岸 | 金沙江大道東段 | 三堆子站 | 63路、64路、64路夜班、65路、66路 |
大橋從建成起至2013年6月7日有部隊駐守執勤。[5]2011年9月11日,一名來自鹽邊縣和愛彝族鄉的彝族年輕女性從大橋右岸江邊入水輕生,武警四川總隊攀枝花支隊第三中隊的3名戰士緊急趕往江邊,下江成功將其救起,但劉先東(19歲)、楊磊(18歲)2名戰士被湍急的江水捲走,不幸遇難。兩人遺體分別於下游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江竹鄉竹鮓村六組和魚鮓鄉魚鮓村馬房沱尋獲。[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