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氏鷴學名Lophura edwardsi越南語Gà lôi lam mào trắng𪃿雷藍毛𤽸[註 1],英語:Edwards's Pheasant,中國大陸作愛氏鷴),是雞形目雉科鷴屬下的一種鳥類。[3]該物種是地面性的雜食動物,並僅分佈於越南中部的低海拔潮濕森林中。[7][8][9]曾為一個獨立物種的越南鷴(英語:Vietnam Pheasant)現多視作愛德華氏鷴的變種,因此其名稱在兩個物種合併後也可用以指稱本物種。[8][10]

Quick Facts 愛德華氏鷴, 保護狀況 ...
愛德華氏鷴
Thumb
雄鳥,攝於捷克布拉格動物園
Thumb
雌鳥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雞形目 Galliformes
科: 雉科 Phasianidae
屬: 鷴屬 Lophura
種:
愛德華氏鷴 L. edwardsi
二名法
Lophura edwardsi
(Oustalet英語Émile Oustalet, 1896)[3]
Thumb
在越南之分佈範圍
異名[4][5][6]
  • Gennaeus Edwardsi Oustalet, 1896
  • Hierophasis edwardsi Ghigi, 1909
  • Delacourigallus edwardsi Hachisuka, 1941
  • Lophura hatinhensis Vo Quy, 1975
  • Lophura edwardsi hatinhensis Vo Quy, 1975
Close

愛德華氏鷴為雌雄異形,其中雄性成鳥鳥除頭部具白色羽毛之外,全身幾乎為深藍色,是鷴屬中唯一幾乎皆為藍色的雄鳥;雌鳥及幼鳥則為栗色羽毛;且成鳥皆有紅色的臉部皮膚。[7][11]:535[12]:148圈養環境下每窩產4—7枚卵,約21—22天後孵化。[11]:535可與白鷴雜交產下曾被誤認為一個物種的皇鷴[13]

這個物種因棲息地遭到破壞、破碎化陷阱狩獵的因素,在1928年至1996年間幾乎沒有觀察報告,並自2000年5月起就再也無確切的野外觀察報告,被一些學者認為可能已經野外絕滅[10][14]動物園內的圈養個體雖有近親繁殖的問題,但目前正有相關的管理及保育企劃正處理問題並嘗試放歸這些鳥類回歸自然。[12]:149[15]有鑒於野外可能極小且分散的族群,《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愛德華氏鷴列為極危,並亟須進一步的調查及保護。[1][10]

物種命名與分類

1895年,一位居於越南廣治省的法國傳教士P. Renauld(或作Father Renaud)在附近的山區首次發現愛德華氏鷴,他將三雄一雌製成標本後寄回位於法國的自然史博物館[16][15]法國鳥類學家埃米爾·烏斯塔萊英語Émile Oustalet以此標本於1896年描述該物種,並賦予其Gennaeus Edwardsi原文如此的名稱。[16]

鷴屬

白鷴

黑鷴

鱗背鷴

愛德華氏鷴

「越南鷴」

藍腹鷴

鳳冠火背鷴

黑尾鷴

泰國火背鷴

棕尾火背鷴

馬雞屬

彩雉屬

基於數個資料庫分析建立的支序圖[17]

分類上,有文獻會將其歸入Hierophasis亞屬下。[18]在關係上與兩個物種最接近的是藍腹鷴,兩者在約2.71百萬年前(約上新世晚期)分化成兩個物種。[19][20]

其屬名Lophura來自希臘語λόφος 轉寫:lophos,意為「冠、峰」)及οὐρᾱ́ 轉寫:oura,意為「尾巴」)。[21]:231而種小名edwardsi則是取自法國鳥類學家暨古生物學家阿爾封斯·米勒·愛德華茲英語Alphonse Milne-Edwards的名字。[21]:143[22]

形態描述

愛德華氏鷴的體長58—65公分,體重平均約1091公克。[7][9]鳥喙寬平均約9.6公釐、深平均約10.1公釐、嘴峰長平均約34.1公釐;翼長平均約21.04公分;跗蹠平均長約71.9公釐。[9]尾長平均約19.3公分,另一份資料指出雄鳥尾長24—26公分、雌鳥20—22公分。[9][11]:535

成鳥的鳥喙呈白色並泛綠,眼睛紅褐色,臉部的裸露皮膚鮮紅色,外側尾羽黑色,腿紅色。[23][18]雌雄異形,其中雄鳥具有光亮的深藍色或黑色帶藍色光澤的羽毛,頭頂白色,尾巴短且帶有綠藍色邊緣。[7][11]:535是鷴屬中唯一一種僅頭部白色其餘皆深藍色的雄鳥。[12]:148而雌鳥主體則是灰褐跟紅褐色羽毛,並帶有不明顯的斑點,也幾乎沒有頭冠。[7][18]

幼鳥是與雌鳥相似的栗色體色,差別在肩或背部會有一些黑色斑塊,喉部則為淺黃色。[7][11]:535[18]幼年雄鳥在第一年內(約12週時)就會開始在頸部長出成鳥的羽毛。[11]:535[15]

目前已被證實為愛德華氏鷴與白鷴混種的皇鷴,其長相相當類似於愛德華氏鷴。[13][23]其羽毛介於兩物種之間,僅差別後者雄鳥頭頂並非白色,較難在野外區分。[13][23]藍腹鷴雄鳥則跟愛德華氏鷴差別在於前者顏色更為豐富,且背部及尾巴為白色。[11]:535黑鷴的西喜馬拉雅亞種雄鳥則腹部具淺色斑紋。[11]:535

越南鷴

Thumb
一對「越南鷴」

1975年,越南鳥類學家武貴越南語Võ Quý於其著作《越南鳥類》(越南語Chim Việt Nam𪀄越南)中指出,廣治省北方的河靜省奇英縣山區存在一種與愛德華氏鷴非常相似的鷴,但其雄鳥的羽色較深,且有4枚白色尾羽,反觀愛德華氏鷴雄鳥的尾羽為帶金屬光澤的深藍色。他主張必須將這種鷴視為一個新物種——越南鷴,並以河靜省之名,將其學名取作Lophura hatinhensis[24][6]兩者的雌鳥則幾乎沒有差別,僅整體體色可能較愛德華氏鷴偏暖色。[7][25][26][27]

有關越南鷴的研究相當稀少,加上與愛德華氏鷴高度相似,使越南鷴的分類地位在1986年—2005年間的不同研究中一直有所歧異。[25][11]:436較早的粒線體DNA研究認為這兩個「物種」是在近10萬年內分化的,但在後續研究中以鄰近連接法建立的親緣關係樹顯示兩者的粒線體DNA控制區域英語mtDNA control region序列相當接近。[25]在過去的報告中顯示其白色尾羽特徵不穩定:不僅枚數不定、生長時間與顏色的分佈皆不固定及可能不對稱,或長出白色的三級飛羽,且一些被認為屬愛德華氏鷴的個體也在日後長出了白色尾羽。[25][15]因此在該次研究中,研究人員結合歷史紀錄認為:越南鷴可能是因愛德華氏鷴近親繁殖所導致的個體變異,並建議取消該其物種地位。[25]

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鑒於該物種描述不充分,且變種假說仍沒有被解決的緣故,因此於當年的名錄中取消其物種地位。[3][28]另一鳥類名錄《The 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英語The 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也在同年稍晚跟進移除。[29]在2014年被國際鳥盟取消其地位前,物種狀態被評為瀕危[26][30][31]至2020年後其物種地位才被完全併入愛德華氏鷴內,因此現在「越南鷴」也常用以指稱本種。[8]

分佈與棲息環境

愛德華氏鷴僅分佈於越南中部地區的廣治省廣平省承天順化省之間,並根據越南鷴的分佈地點推測在河靜省也有分佈,是幾乎只仰賴於低地森林的物種。[7][15][14]其生存環境為海拔300公尺下的次生常綠灌木與潮濕茂密森林內,通常長滿藤蔓、棕櫚根竹子。[7][12]:147[8][27][註 2]該地區全年濕度較高且降雨非常豐富。[27]

習性

愛德華氏鷴因為在野外極少被觀察到,因此其野生個體的行為資料相當稀少。[12]:148但據其他森林雉科生物的生態而言,應為早晨和傍晚時覓食,而夜間棲息在樹上的生活型態。[12]:148少數早期資料提及這種鳥類性喜隱蔽,且充滿警戒心。[18]

圈養中,這種物種只要有遮蔽物就不畏寒冷,且15平方公尺的籠子就能容納一對成鳥。[15]

食性

在圈養環境中,愛德華氏鷴就如同一般鷴屬鳥類會食以種子、漿果、嫩葉、穀物、飼料等為食。[12]:148[8]

繁殖

Thumb
愛德華氏鷴的卵標本

圈養環境下,配對的愛德華氏鷴成鳥會在1—2月時就開始有求偶的行為,雄鳥會鼓動其翅膀、豎起冠羽及背部羽毛展示自身,而雌鳥會在3、4月之交時產卵。[15][27]巢穴通常會藏匿於隱密處,以一個淺坑及一些植物碎片組成。[15]每窩產4—7枚卵,卵大小為長45公釐、寬36公釐,是淡粉褐帶白色點的顏色,在兩端斑點較多。[11]:535[15]約21—22天後孵化。[11]:535通常會在兩歲時進行首次繁殖。[12]:148

雖然愛德華氏鷴容易人工繁殖及飼養,但1977年的文獻指出這個物種已經有過度近親繁殖的現象,並導致許多成鳥不育及胚胎難以孵化等問題。[12]:149據傳目前1000多隻的現存個體多為1920年代時所捕獲的三十幾隻個體的後代,且遺傳變異性非常低,並可能還有跟其他物種雜交造成的基因汙染。[19][18]目前已經有紀錄顯示在1960年代末出現了雄鳥冠羽消失,以及出現白色尾羽個體的形態學變化。[15]

叫聲

愛德華氏鷴在感到受威脅時,會發出「uk、uk、uk、uk、uk」或「puk、puk、puk、puk、puk」的低沉喉音。[7][27]雄鳥有時會圍繞在雌鳥旁邊發出較小聲的咯咯聲呼喚。[14]

威脅與天敵

愛德華氏鷴現在受到伐木、農業以及越戰時大量使用落葉劑(如橙劑)的影響,其棲地已大幅減少。[8][15]而工人砍伐後破碎化的森林更是因為規模不夠大,而導致內部的濕度難以維持,變得乾燥。[10][14]其過去已知的分佈範圍內,幾乎現在所有森林都已經消失,轉變為灌溉的稻田,且不適其生存。[10][14]且狹小的分佈區域更容易導致白鷴與愛德華氏鷴雜交並產生更多的皇鷴,而降低其未來族群數量。[14]雖然有證據表明鷴屬鳥類可以生活在狹小的區域內,但沒有證據指出可以牠們能長期生活於這種受干擾的環境內。[14]

除了棲息環境遭破壞,這個物種也受到盜獵情形影響,同時也有被沒有選擇性的地面陷阱捕獲的問題存在。[8]越南中部的森林中,其陷阱放置的密度明顯高於越南其他地區,例如一次在某個保護區的相機調查中就發現「幾乎所有合適的相機放置地點中,都被放置了鐵絲網陷阱」,且破碎化的森林也導致獵人更容易進入森林中心放置陷阱。[14]

保育情形

自1896年烏斯塔萊的描述後,其相關紀錄稀少,並在1928年至1996年間幾乎「失蹤」,僅在1988年有疑似之目擊報告。[32][15][18]雖然這物種曾在過去於四省內被描述為「相當常見」,但是其紀錄多僅限於幾個地點內。[10][32]1988年及1991年時,國際鳥盟河內國家大學的工作小組至愛德華氏鷴的原生範圍內尋找其族群但一無所獲,並僅找到白尾的族群,但這些個體仍飽受棲息地損失和捕獵之苦。[11]:4751990年代末,這物種仍在廣治省及廣平省倖存並被目擊。[32]但自2000年5月發現一對孵蛋的配對後,這物種除了於2009年的兩個未經證實的紀錄之外,就再也未有其野生的目擊記錄。[14][10][15][27]國際鳥盟在2011年的又一次搜尋計劃中仍鍛羽而歸,被認為可能是近400年來首個自野外絕滅的雉鳥。[10][33]

雖然這個物種在野外預估野外的成鳥數量不到250隻,幾近絕滅,但在不少動物園內皆有其圈養個體。[11]:535[10]目前全世界圈養的愛德華氏鷴數量已經超過1000隻,並已經在2004年清除了雜交種,並在2015年開展了以讓這個物種回歸其自然環境為目標的相關保育企劃。[10]

1996年,動物園內近親繁殖的問題因為在野外捕獲了一隻雄鳥並獲得了一定舒緩,這隻雄性帶來比專家預期更多的基因多樣性,並在2015—2017年的檢查中顯示仍有20對成鳥擁有較佳的遺傳多樣性指數。[15]目前歐洲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所進行之瀕危物種保育計畫(EAZA Ex-situ Program)就包含愛德華氏鷴在內,以保護其圈養族群及遺傳多樣性為目標保育。[8][34]

因為剩存的野生族群可能極小且嚴重分散,因此《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愛德華氏鷴列為極危,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將其列為附錄一的物種。[1][2]而各動物園所圈養的已經是近親的個體可能已為唯一剩下的族群,對其管理及保育是目前最重要的課題。[14]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