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危機總動員
1995年美國醫療災難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危機總動員》(英語:Outbreak)是一部1995年美國驚悚片,由沃夫岡·彼得森執導,勞倫斯·德沃瑞特與勞勃·羅伊·普爾編劇,達斯汀·霍夫曼、蕾妮·羅素與摩根·費里曼主演。本片講述一種致命的線性病毒從薩伊共和國透過一隻猴子傳入美國境內,丹尼爾(荷夫曼飾演)與前妻羅比(羅素飾演)分屬於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USAMRIID)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兩人與團隊成員盡全力阻止該病毒擴散,但福特准將(弗里曼飾演)等軍方高層卻企圖阻止該病毒曝光。
1990年代初,致命傳染病題材吸引了主流電影公司的興趣,華納兄弟製片人阿諾德·科派爾森於1993年開始籌備本片,競爭對手是二十世紀福斯根據非虛構文章改編的《熱區危機》。本片的原編劇德沃瑞特與普爾在1993年12月退出,劇本之後經由多名編劇修改[註 1]。本片於1994年7月26日開拍,主要在北加州取景。
本片於1995年3月10日在美國上映。
Remove ads
劇情大綱
1967年,在薩伊莫塔巴河河谷(Motaba River Valley)的傭兵營,一種導致病毒性出血熱的病毒已使多人死亡。兩名美國軍人前去調查後,選擇空投炸彈將整個營地炸毀。之後劇情來到1995年,病毒於薩伊再度被發現,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USAMRIID)的病毒學家山姆·丹尼爾上校被送往該地進行調查,他的組員包含凱西中校和新成員沙特少校。到了現場,丹尼爾得知這是一種只透過接觸傳染的高致死率線性病毒,回國後通知長官比利·福特准將發布警報。福特對此種莫塔巴病毒知情,並告知丹尼爾這種病毒不太可能會爆發疫情。
同一時間,一隻帶有莫塔巴病毒的白面捲尾猴貝琪被非法從薩伊引入美國,動物檢疫中心員工金寶將貝琪偷走,帶到加州錫達河鎮(Cedar Creek)的寵物店,因沒賣出而將貝琪野放到森林裡,但金寶和寵物店店長魯迪都已被感染。金寶在搭飛機時症狀發作,並傳染給女友艾莉絲。丹尼爾的前妻羅比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科學家,她開始針對金寶等病例調查感染病源。期間,錫達河醫院的一名醫師意外被魯迪的血液噴濺到並感染喪命,病毒在此時突變成可藉由空氣傳播感染(類似流感),錫達河醫院的眾多病患及工作人員皆暴露於感染環境中。丹尼爾得知此事後,不顧福特阻止,帶著他的小組前往錫達河與羅比一同對抗病毒。
在丹尼爾等人搜尋零號病人時,美國軍隊進駐錫達河並頒布戒嚴令,禁止居民離開鎮上。福特為了控制局面而將E-1101實驗血清交給丹尼爾,丹尼爾意識到這是軍方早已持有、專門用來治療莫塔巴病毒的血清,然而該血清對於感染突變型病毒的錫達河居民無效。丹尼爾逼問福特,這才得知美軍秘密計畫將莫塔巴病毒當成生物武器。為了銷毀及掩蓋病毒存在,美國總統有意轟炸錫達河鎮,正如1967年時福特與麥林托克少將所為,麥林托克少將亦下令軍隊通緝丹尼爾。
凱西因不慎弄破防護裝而感染莫塔巴病毒,羅比則在治療凱西時也意外被針筒刺到而感染。為了拯救兩人並阻止轟炸,丹尼爾必須盡快找出零號病人來取得抗體,他與沙特偷走一台軍方直升機出發。丹尼爾在當初運載貝琪的貨船上發現了貝琪的照片,並透過電視將之散布,最後從一戶人家的後院找到並捕獲貝琪。返回錫達河鎮途中,丹尼爾和沙特與麥林托克派出的追兵進行空中纏鬥,並成功阻撓即將夷平錫達河鎮的轟炸機,讓炸彈落入一旁的海裡。麥林托克遭到逮捕,丹尼爾從貝琪身上調配出解藥,進而解救了羅比與鎮上的居民。
Remove ads
演員
- 達斯汀·霍夫曼飾演山姆·丹尼爾上校(Sam Daniels)
- 蕾妮·羅素飾演羅比·基奧醫生(Dr. Robby Keough)
- 摩根·費里曼飾演比利·福特准將(Billy Ford):丹尼爾的上司。
- 唐納·蘇德蘭飾演唐尼·麥林托克少將(Donnie McClintock):福特准將的上司。
- 凱文·史貝西飾演凱西·舒勒中校(Casey Schuler)
- 小庫珀·古丁飾演沙特少校(Salt)
- 派屈克·丹普西飾演金寶·史考特(Jimbo Scott)
- 澤克斯·莫凱飾演班傑明·伊瓦比醫生(Dr. Benjamin Iwabi):與丹尼爾接頭的薩伊醫生。
- 馬利克·鮑文斯(Malick Bowens)飾演拉斯瓦尼醫生(Dr. Raswani)
- 蘇珊·李·霍夫曼(Susan Lee Hoffman)飾演莉莎·阿倫森博士(Dr. Lisa Aronson):羅比的同事。
- 班尼托·馬丁尼茲飾演朱利歐·盧伊斯醫生(Dr. Julio Ruiz):羅比的同事。
- 布魯斯·賈喬飾演馬斯切利醫生(Dr. Mascelli)
- 李蘭·海沃三世(Leland Hayward III)飾演亨利(Henry):錫達河醫院的一名醫師,在操作血液離心機時不慎被魯迪的血液噴濺到。
- 丹尼爾·邱多斯(Daniel Chodos)飾演魯迪(Rudy):錫達河鎮上一家寵物店的老闆。
- 達爾·戴飾演布吉斯上校(Colonel Briggs)
- 卡拉·基奧(Cara Keough)與吉娜·門薩(Gina Menza)飾演凱特(Kate)與其母:住在加州帕利塞茲(Palisades)的傑佛里斯(Jeffries)一家人,凱特收留了貝琪。
- 蘭斯·克溫飾演美國傭兵
Remove ads
製作過程
本片的發展始於1993年1月,華納兄弟製片人阿諾德·科派爾森未能在各方競爭中買到理察·普雷斯頓文章〈熱區危機〉(Crisis in the Hot Zone)的電影改編權,輸給二十世紀福斯製片人琳達·奧布斯特[7]。該文章於1992年10月26日刊登於《紐約客》[8],講述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USAMRIID)防堵絲狀病毒擴散的真實故事。科派爾森仍打算拍一部類似題材的電影,聘請編劇勞倫斯·德沃瑞特與勞勃·羅伊·普爾來寫劇本[7],前者有醫療背景,是資歷達二十年的致命病毒專家[4]。該片的暫定名稱為「潘朵拉」(Pandora),使用了潘朵拉的盒子的典故[7]。

為了編寫劇本,德沃瑞特參觀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和迪特里克堡,也和〈熱區危機〉的中心人物南西·賈克斯(Nancy Jaax)上校會面[3]。不過兩位編劇和科派爾森產生意見分歧,爭執不斷,科派爾森不滿意兩位編劇的劇本,抱怨情節與〈熱區危機〉相近,且主角形象近似喬治·巴頓[3]。最終德沃瑞特與普爾於1993年12月寫完終版劇本[6],並辭去為期一年的編劇工作[6][3]。1994年2月,沃夫岡·彼得森確認擔任導演,泰德·塔利受聘改寫劇本,新片名定為「危機總動員」(Outbreak)[4]。塔利致力於將劇本修改成懸疑成分更多的驚悚片[5],他退出之後傑布·史都華繼續修改[6],後者主要負責添加動作場面,但不久便因為和彼得森意見不合而離去[5]。
根據《綜藝雜誌》報導,當時愛滋病和環境議題升溫,使眾片商紛紛投入致命傳染病題材[7]。本片與二十世紀福斯的〈熱區危機〉改編電影形成競爭關係,華納兄弟為本片安排緊湊的製作行程,打算在1995年初搶先對手數個月上映[8]。選角方面,科派爾森一度邀請勞勃·瑞福擔綱本片主演,不過瑞福已決定演出《熱區危機》[9][10],彼得森則希望由哈里遜·福特主演[11]。麥克·道格拉斯也曾是人選[12]。1994年5月,達斯汀·霍夫曼確認將主演《危機總動員》,該片預計於7月開拍[13]。隨後蕾妮·羅素加入飾演女主角,繼《火線大行動》後再度與彼得森合作[3],摩根·費里曼於5月31日確認參演[14]。7月14日,凱文·史貝西加入演員陣容[15]。
Remove ads
1994年6月,根據《好萊塢報導》,本片與《熱區危機》將同在7月18日開拍,本片的拍攝將為期90天[16]。彼得森在7月13日先到加州尤里卡拍攝一些外景鏡頭[3]。兩部電影的開拍時程最終都有所變動,《危機總動員》於7月26日星期二晚上開始主體拍攝[17],《熱區危機》則因內部因素而取消製作[18]。本片的主要拍攝地點為北加州,主要場景錫達河鎮在芬代爾拍攝了兩個月,鎮上出現許多用於拍攝的直升機和坦克[19]。該小鎮的人口約一千四百多人,劇組在當地消費並招募人手,挹注了大量資金[19]。在加州之外,劇組也前往猶他州的達格維試驗場和太平洋島嶼考艾島取景[20]。本片在拍攝97天後殺青,耗資超過5000萬美元[3]。據《好萊塢報導》的消息,羅素因本片拍攝行程的關係,而取消接演《蝙蝠俠3》的女主角[17]。
《熱區危機》於1994年8月時取消製作後,《危機總動員》的劇組隨即暫停一週拍攝[6]。期間劇組聘請尼爾·希曼尼茲來修改劇情和角色描寫,目標是讓霍夫曼滿意[6]。但霍夫曼據稱相當難以討好,他在不滿意劇本時,曾直接致電USAMRIID研究員彼得·賈爾林(也是本片的顧問之一)[21]與作家馬婭·安傑盧[3]。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拍攝期間有五位編劇參與劇本改寫,在那之後麥林托克少將這個角色變得更加惹人厭,且最終遭受報應[21]。反派演員唐納·蘇德蘭臨時取代喬·唐·貝克飾演該角色,導致耗資約50萬美金的已拍攝橋段被捨棄[3]。
根據《娛樂周刊》報導,至製作完畢為止,本片共有過八名編劇[3]。普爾則指出,若計算任何曾做出修改的編劇,人數則約是15人[6]。嘉莉·費雪與丹·吉爾羅伊也曾參與改寫,前者負責豐富主角夫婦之間的關係描寫,後者則負責統整劇本中的各種元素[5]。德沃瑞特與普爾最終仍取得本片編劇的名分[3]。
片中的白面捲尾猴貝琪是由猴子凱蒂(Katie)扮演,牠也在《六人行》裡飾演羅斯·蓋勒的寵物猴馬賽(Marcel)[22]。在1996年1月28日播出的《六人行》集數《超級盃之後》中,出現了羅斯帶著馬賽去拍《危機總動員2》(Outbreak 2: The Virus Takes New York)的情節[23]。
Remove ads
本片的配樂由詹姆斯·紐頓·霍華譜寫,原聲帶於1995年由瓦雷澤·薩拉班德唱片發行,2015年推出雙碟豪華版。
- 原聲帶曲目列表(1995年)[24]
全碟作曲:詹姆斯·紐頓·霍華
全碟作曲:詹姆斯·紐頓·霍華
全碟作曲:詹姆斯·紐頓·霍華
Remove ads
上映
在美國,本片在沒有其他同週新片的情況下上映,於首週末透過2215家電影院收穫1340萬美元的票房,拿下該週末票房冠軍[28]。本片同時也創下了該年度最佳的非節日週末票房表現,以及影史第三佳的冬季非節日週末票房表現,僅次於《獵殺紅色十月》(1990年,1720萬美元)和《與敵人共枕》(1991年,1380萬美元)[28]。根據影院評分調查顯示,首批觀眾約男女各半,25歲以上觀眾佔72%[29]。次週末,本片收穫1070萬美元,贏過三部主要新片,蟬聯冠軍[30]。《好萊塢報導》指出,本片已成功跨出成人市場,以好口碑吸引年輕族群[31]。第三個週末本片仍維持冠軍,票房為820萬美元[32]。根據Box Office Mojo,本片的美國票房至下檔時一共為67,659,560美元[1],全球票房則將近1.9億美元[33]。
迴響
根據評論匯總網站爛番茄匯總的64篇評論文章,59%的評論家給予該作正面評價,平均打分為5.70分(滿分10分)。該網站總結的評論家共識是「《危機總動員》是一部眾星雲集的災難劇情片,但參差不齊的內容令人喪氣,整部片最終只有輕微的感染力,以及留下一點點副作用。」[註 2][34]在Metacritic網站上,本片得到「正面評論為主」的綜合評分,獲得了64/100分(21位影評人)[35]。據美國CinemaScore所進行的調查,觀眾的平均評價於A+至F間落於「A-」[36]。
Remove ads
備註
腳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