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襲擊凱比爾港(又稱凱比爾之戰凱比爾海戰 英語:Attack on Mers-el-Kébir)指英國海軍於1940年7月3日對法屬阿爾及利亞沿海凱比爾港基地內的法國海軍戰艦發動的襲擊。此次攻擊是英國策劃的彈弓計劃(Operation Catapult)的一部分,其目的在於在法國戰敗投降後癱瘓或者擊毀法軍戰艦,防止其落入德國手中。這次襲擊導致1297名法國軍人死亡,一艘戰艦沉沒,五艘其他船隻嚴重受損,英軍方面有5架戰機遭擊落,2名機組人員身亡。

快速預覽 襲擊凱比爾港, 日期 ...
襲擊凱比爾港
二次大戰地中海戰役的一部分

被攻擊的史特拉斯堡號戰艦
日期1940年7月3日
地點35°43′10″N 0°41′20″W
結果

英國勝利

  • 凱比爾港法軍艦隊被擊潰
參戰方
英國 英國 法國 法蘭西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英國 詹姆斯·薩默維爾英語James Somerville
英國 達德利·龐德英語Dudley Pound
法國 馬塞爾-布魯諾·熱索英語Marcel-Bruno Gensoul
法國 弗朗索瓦·達爾朗
兵力
1艘航空母艦
2艘戰艦
1艘戰鬥巡洋艦
2艘輕巡洋艦
11艘驅逐艦
4艘戰艦
5艘驅逐艦
1艘水上飛機母艦
傷亡與損失
6架航空器損毀
2人陣亡
1艘戰艦沉沒
2艘戰艦受損
3艘驅逐艦受損
1艘驅逐艦擱淺
1艘拖船被毀[1]
1,297人陣亡
350人負傷[2]
關閉

法國與德意兩國簽署的停戰協定在1940年6月25日生效之後皇家海軍旋即對法國海軍展開了海空突襲。英國尤其重視法國海軍的布列塔尼級黎希留級合共5艘戰艦,以及兩艘敦克爾克級高速戰艦。她們構成了一支規模僅次於皇家海軍的主力艦隊。英國戰時內閣擔心這些艦隻會落入軸心國手中。法國的達爾朗海軍上將向英方保證法國會保管對艦隊的控制權,但以邱吉爾為首的戰時內閣認定任由法國艦隊保存完好的風險太大。

法國人認為他們在和德意兩國的停戰協定的約束下已經儘量光明磊落地對待昔日的盟友。英國的突襲在法國遭到一致的唾罵,法國人認為他們遭到了昔日盟友的背叛,而其後對英國產生的怨恨經久無法平息。1940年6月16日上任法國首相的貝當元帥於同年7月8日與英國斷交。次日,法國國民議會在維琪召開會議,並通過修憲決議,解散法國第三共和國,成立以貝當為領袖的維琪法國。法國戰機對直布羅陀發動了報復性的轟炸,而英法兩國的戰艦也有數次交火,直到後來兩國間才有默契地互相停火。1942年11月27日火炬行動展開後,維琪法國海軍粉碎了安東行動,搶在其戰艦被德義兩國俘虜之前將它們在土倫港內盡數鑿沉。

Remove ads

簡介

二次大戰中,納粹德國攻擊法國,法國總理雷諾下臺後,由貝當元帥維琪組成政府與德軍談判,是為維琪法國。1940年6月22日,德國與維琪法國簽署第二次貢皮厄內停戰協定

英國首相邱吉爾視貝當為希特勒傀儡;並了解到維琪法國控制的海軍,擁有七艘布列塔尼級戰艦敦克爾克級戰艦黎希留級戰艦;在歐洲實力僅次英國皇家海軍而已。邱吉爾深懼法國海軍會向納粹德國投降,或將船艦借予德國或義大利。萬一如此,英國海軍在大西洋將無優勢。縱使法國海軍指揮官弗朗索瓦·達爾朗上將曾親向邱吉爾保證,法國軍艦不會落入納粹手中;但邱吉爾心中,敦刻爾克大撤退歷歷在目;而維琪法國與德國單獨停火,違反英法盟約,更感芒刺在背。

邱吉爾下了決心,不願意坐視法國海軍存在,必須將其消滅,即使侵犯法國主權亦在所不惜,遂計劃彈弓計劃:將停泊在歐洲、地中海及西非之法國海軍戰艦,或登船接收,甚至是直接擊沈。其中北非法屬阿爾及利亞凱比爾港基地內,當時泊有法國海軍戰列艦四艘,驅逐艦六艘,水上飛機母艦一艘。英國海軍乃從直布羅陀派出艦隊,計有戰列艦兩艘、戰鬥巡洋艦一艘、艦空母艦一艘、巡洋艦兩艘及驅逐艦十一艘,由詹姆斯·薩默維爾英語James Somerville海軍中將指揮。1940年7月3日,英艦隊抵達凱比爾港外,旋即封鎖海港出口,並向凱比爾港內法國海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法國海軍選擇:

英軍原希望能以談判解決。但凱比爾港法國海軍艦隊指揮官馬塞爾-布魯諾·熱索英語Marcel-Bruno Gensoul上將不為所動,採取拖延並向法國海軍總部求援。邱吉爾得悉後,要求英國艦隊完成任務。英軍唯有向法艦開火。法軍艦隊雖然有噸位上優勢,但各艦皆在港中下錨縛定,亦非在作戰狀態,成為英軍鏢靶。英軍艦艇於17:54開火,十五分鐘後一次齊射擊中布列塔尼號戰艦,引發艦上火藥庫爆炸,全體船員977人陣亡。英軍攻擊持續至夜間,其他三艘戰列艦,敦克爾克號普羅旺斯號亦受大創。唯有史特拉斯堡號,與可怖號在內的5艘驅逐艦,趁英軍短暫停火時間逃出港口,駛回土倫,英軍原想追趕,但軍艦航速太慢(大多34節以下,「略輸」法軍[3]),追不上[4]

事後英法關係進入低點。法軍一度下令攻擊地中海英軍,唯命令迅即被維琪法國政府取消。法軍亦曾派飛機轟炸英國的直布羅陀報復,造成英國輕微損失。維琪法國於攻擊後五日,與英國斷絕外交關係,法國國內恐英情緒亦稍有增加。雖然英國與維琪法國關係受損,卻在其他國家,特別是美國眼中聲望大增。事實上,當維琪法國向德國屈服,義大利加入軸心國後,英國在歐洲已無重要盟友。各國對英國會否繼續對抗德國,甚為懷疑。是此行動反映英國將不惜代價,持續對抗納粹的決心。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兩個月後的9月,不顧美國國會壓力,通過驅逐艦換取基地使用權,變相援助英國。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