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历史学家、作家、国际问题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芝聯(1918年7月11日—2008年),籍貫浙江鄞縣,生於湖北漢口,中國當代歷史學家、作家、國際問題專家,尤精法國歷史[1]。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18年9月19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9月19日) |
籍貫浙江鄞縣,生於湖北漢口(今武漢市)[1]。出生學術世家,為南明首輔大臣張煌言後人。父親張壽鏞[1],民國時期著名學者、財政要人、光華大學創始人。
1935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學西語系。1937年,轉學入上海光華大學。曾師從張歆海學習英國文學,師從國學大師呂思勉、童書業學習歷史。[1]
1941年,考入燕京大學研究院,研究中國歷史。師從張爾田、聶崇歧。期間發表論文《〈資治通鑑〉纂修始末》,為學術生涯之始。[1]
1946年,赴美國留學,入讀美國耶魯大學研究生院,攻讀歷史。1947年,轉赴英國牛津大學,繼續研究歷史。[1]
歸國後,受聘於上海光華大學。1951年,受聘於北京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世界史。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調入北京大學歷史系,擔任歷史教授。1988年,退休。2008年5月27日12時40分,在北京病逝,享壽九十歲。[1]
張芝聯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倡導人權民權研究的先聲。張基於對法國大革命、法國人權宣言的歷史研究,於1989年初在北京外國問題研究會成立大會上首次提出當代中國研究人權問題的必要性、迫切性與重要性。張並承擔了中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國際關係中的人權問題》。於1989年和1991年,在北京組織了兩次國際人權問題研討會。並編輯出版了人權問題研究方面的著作,包括《國際人權縱橫》。
張芝聯著作宏富,代表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