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廣州市一所公立重點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廣州市第二中學(簡稱:廣州二中;英語:Guangzhou No.2 High School)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是一所直屬於廣州市教育局的公辦全日制中學。學校創立於1930年8月,1956年被評為廣州市重點中學,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2007年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學校現有應元路和科學城兩個校區,截至2020年7月,共有在校學生3,996人、教職工375人[1]。此外,學校還通過旗下廣州二中教育集團管理多個民辦和公辦學校[2]。
廣州市第二中學 | |
---|---|
Guangzhou No.2 High School | |
地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 應元路校區:越秀區應元路21號 科學城校區:黃埔區水西路21號 |
類型 | 公辦全日制完全中學 廣東省一級學校 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
隸屬 | 廣州市教育局 |
創辦日期 | 1930年8月 |
校長 | 陳健 |
副校長 | 雷建平、李碧、李綺華、何院琴 |
黨委書記 | 黃學松 |
職員人數 | 375人 |
學生人數 | 應元路校區:1,480人 科學城校區:2,516人 |
班級數 | 應元路校區:32班 科學城校區:54班 |
校訓 | 頂天立地 |
校慶日 | 1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
校樹 | 木棉 |
校色 | |
所屬教育集團 | 廣州二中教育集團 |
學校網址 | http://www.gdgzez.com.cn |
註:師生人數和班級數為2019學年數據[1] | |
1929年,當時廣州的市立中學只有市一中一所,而市立小學已有70餘所。為便利小學畢業生升學及發展市區的教育,廣州市教育局決定在西關一帶籌設市立第二中學[3]。1930年8月1日,廣州市立第二中學正式在文瀾書院掛牌[4]。學校初期只招生6個班合計190人,開設15門課程。初時只設有初中,且由於校舍不足,借用了西關逢源正街禮拜堂及附近民房增補為臨時校舍。1932年5月,學校遷入蓬萊路連慶沙地的新校舍(現市一中校址);同年9月,增辦高中,招收男女新生各一班,共開設13門課程[5]。1935年,由於陳濟棠推行「復古運動」,市內學校均需男女分校[6],市一中和市二中便分別改為男校和女校,所有男生撥歸市一中,所有女生撥歸市二中。1936年8月,因廣州由特別市改為省轄市而縮減了教育相關經費,當局將市三中併入市二中。1938年,因日軍對廣州發動空襲,市二中校舍遭受嚴重破壞,當局決定將市一中與市二中合併為市高中和市初中。同年10月,廣州淪陷前夕,市高中和市初中均停辦[7]。
抗戰結束後,由於市一中校址被廣東省幹部訓練班占用,市一中便於1946年在西關原市二中的校址復辦。同年,廣州市政府請來立法委員王孝英擔任校長,負責復辦市二中的相關事宜。在王校長的周旋下,干訓班於1947年遷出粵秀山(今越秀山)原市一中的校址,市二中隨即遷入並得以復辦[8]。
解放軍進駐廣州後,軍代表賴奕輝於1949年11月接管市二中。1951年3月,廣州市立第二中學更名為廣州市第二中學。1956年,被廣州市人民政府評定為廣州市重點中學[9]:105。1959年,中共中央提出「鞏固、整頓、提高」的方針後,二中開始學制改革,並於次年被定為試行五年一貫制的教育改革試驗學校,教學成績有所提高,成為廣州較為突出的重點學校之一[10]:31。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二中學生捲入了「大破四舊、大斗老師」的浪潮中,眾多教師被打倒批鬥,學校亦被學生要求將校名改為「東方紅戰校」。1967年1月,群眾組織奪權,學校工作全面癱瘓。1969年冬,為「戰備疏散」以及配合學生學農的相關政策,二中在廣州花縣獅嶺振興白水寨建立農村分校,並開設校辦工廠;1974年再遷至竹料公社陳洞大隊陳洞水庫旁。高考制度於1977年恢復後,學校重新回到以教學為重點的發展道路,並陸續開展一系列教學改革活動。1978年3月,校革命委員會撤消;同年8月,陳洞分校撤銷[10]:45。
1978年7月,廣州二中重新被評定為市和區合辦的重點中學;1981年4月,再被定為廣州市重點中學[9]:107。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中學。2002年,在建設示範性高中及「名校辦民校」的浪潮下,與越秀區政府合辦了廣州市越秀區二中應元學校[11]。2005年9月,科學城校區啟用,成為學校的高中部[12]。2007年,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13]。2017年12月,為向廣州外圍城區輻射市區的教育資源,二中成立了廣州二中教育集團,並陸續託管了黃埔、增城和南沙三區的4所公立學校[14]。2022學年起,二中應元學校併入二中初中部,並定名為清泉校區[15]。
應元路校區位於越秀山南麓,正南面是廣東省人民政府,西南為中山紀念堂,西面是三元宮,北面有越秀山體育場。其所在地曾是兩廣總督阮元在1820年創辦的學海堂、廣東巡撫蔣益澧與方浚頤在1867年倡辦的菊坡精舍和廣東布政使王凱泰在1869年成立的應元書院,嶺南近代知名人物陳澧、朱次琦、梁啓超、胡漢民、梁鼎芬、文廷式等均曾在此學習過[16]。1929年,廣州市立第一中學在學海堂舊址建立新校舍;1937年8月日軍開始空襲廣州,市一中與市二中合併,到淪陷後停辦並撤出原校址;1947年,廣州市立第二中學遷入[17]。學海堂最初在西關文瀾書院掛牌,1824年遷至越秀山辦學;菊坡精舍和應元書院亦在越秀山一帶辦學;廣州二中於1930年在文瀾書院掛牌,1947年進駐越秀山,被認為繼承了前述三家書院的辦學傳統[2]。目前,該校區是二中的主校區,2007年開始成為純初中部校區。
2021年7月,應元路校區開始進行為期約200天的校園改造工程,學校臨時借用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東風校區和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盤福校區進行教學工作[18]。2022年2月,改造完成的應元路校區重新啟用。
為建設示範性高中,在「初、高中分離」的政策下,廣州二中在蘿崗區(現黃埔區)廣州科學城開辦新校區[19]。新的科學城校區於2004年動工、2005年落成,並於同年9月作為高中部正式啟用[12]。2014年,蘿崗區政府將校區周圍13.9萬平方公尺的山林地無償提供給二中使用,該地作為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已於2017年8月基本建成並投入使用[10]:320。
科學城校區占地約300畝,是廣州市最大的示範性高中。其建於蘇軾被貶至惠州途中[20]曾結廬讀書的蘇元山上,西面和北面均連接山林保護區,校內有溪水匯聚成湖,因而有「山水學府」之稱[21]。校園由1983屆校友、廣東省重工設計院李德昆主持設計,其設計構想來源於《逍遙遊》中的「鯤鵬萬里」,校園整體以「一個教學核心區、三條校園軸線、教學/生活/運動三區」的「一核、三軸、三區」為原則相連[22]。
廣州二中在20世紀50年代就被評為重點中學,其辦學成績優秀,現為廣州市教育局下屬的A類學校[23]。在應試方面,學校每年的高考重本率或高優率均位於廣州市前列,2017年的重本率更居廣州市首位[24];且對學生的加工能力強,每年的高考成績較入口成績均有較大幅度提升[25]。2013年,成為首個獲得北京大學自主招生「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名額的廣州市屬高中[26];2019年10月,成為廣州市首個「清華大學優質生源中學」[27]。為支持品學兼優但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學生完成高中學業,學校自2005年開始招收「宏志生」,為廣州市首個開設宏志班的學校[28]。在學科競賽方面,近年屢有學生獲得國家級學科競賽金牌等殊榮[29];學校亦成立奧賽發展中心,以發掘優秀學生的學科潛力[30]。
廣州二中主張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並以「真正學校,品質教育」作為學校的辦學定位,大力發展素質教育[31]。學校早在1950年代便開展課外小組活動;2001年,更率先將研究性學習作為必修課納入學校課程計劃[32]。近年更推行「網格教育」,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33]。
廣州二中在科技體育方面亦有不錯的成績,曾先後被評為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34]和全國科技體育傳統校[35]。學校的無線電測向教育於2005年開始發展[36],2012年8月被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授予中國大陸唯一的「全國科技體育(無線電測向)訓練活動基地」[37],並在同月承辦全國無線電測向錦標賽等大型活動[38];學校的航空航天模型教育則於2012年開始發展,其是廣東省中學階段唯一的「中國航空運動協會航空飛行營地」[39],並曾承辦過廣東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和全國紙飛機嘉年華等大型活動[40][41]。
廣州二中在建校初期就匯集了一批市內的優秀師資,1980年代更有三名教師獲評為廣州市首批「特級教師」[9]:124。截至2020年,學校共有教職工375人,其中高級教師100人,省特級教師1人,市級名教師、骨幹教師8人[2]。2024年。學校被評為教育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42]。
1947年二中進駐一中校址復辦後,時任校長王孝英將「頂天立地」定為校訓,這四個字亦被書寫在學校正座大樓的外牆上。1949年後,「頂天立地」被換為「在毛主席的旗幟下前進」。1987年學校工作計劃中提到學校學風是「尊師、勤奮、求實、創新」,1989年改為「尊師、自律、勤學、求實、創新」。1997年,學校正式將校訓定為「立志成才,振興中華」。此後,學校於2009年和2017年分別提出了「元元傳承,厚德格物」的辦學理念和「真正學校,品質教育」的辦學目標[43]。2019年,學校重新使用「頂天立地」的校訓。
外部音訊連結 | |
---|---|
廣州市第二中學校歌(合唱版) |
1947年二中復校後,時任校長王孝英請來著名音樂家黃友棣作曲、時任職於廣州市教育局的劉萬章作詞,製作了校歌《頂天立地》,以木棉樹激勵二中人奮發向上。2015年版校歌《香雪之約》正是改編自此版本。
1950年代,為適應「在毛主席的旗幟下前進」的社會氛圍,學校新創作了一版校歌。該版校歌由吳庭樾老師作曲,語文科老師集體填詞,充滿50年代的氣息[10]:442。1986年,在時任校長張志能主持下,學校重新創作了校歌《越秀山麓》,由吳庭樾老師作曲,語文科老師集體填詞。「越秀山麓,紀念堂旁;二中校園,桃李芬芳。」為該版本中較為出名的兩句[44]。
2012年,以1947年版校歌《頂天立地》為基礎改編的《香雪之約》成為當年學校藝術節匯演的主題曲。《香雪之約》在原版基礎上由藝術科王斌老師重新編曲,並在黃天驥教授的建議下修改了部分歌詞。2015年,《香雪之約》正式定為廣州二中新版校歌。該版校歌點出了學校的地理位置和辦學理念,昭示了學校學脈綿長[45]。
20世紀50年代前後,學校曾有過多款圖案不一的校章,其中包括含有「市二中」字樣的倒三角狀徽章、含有「廣州第二中學」字樣的長方形狀徽章等。1986年,在時任校長張志能的主持下,藝術科的李虹老師設計了一款以廣州市市花木棉花為輪廓的校徽[10]:29,442。
2005年,學校高中部東遷至原蘿崗區,時任校長羅峻峰主持新校徽設計工作。新校徽採用「外方內圓」的設計,喻示二中人的方圓精神;以「元」字作為校徽的核心元素,包含「天地成於元氣,萬物成於天地」和「應元路」「蘇元山」及「阮元」等寓意,詮釋了二中與「元」之緣;「1930」書於「元」字之右下角,喻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46]。2012年秋,學校將英文版校名定為「Guangzhou No.2 High School」。2015年,學校將校徽的中文字體由啟功體改為著名書法家、曾任學校國文教師秦咢生開創的爨寶體[47]。
廣州二中有豐富的學生活動。原創音樂比賽「創作人音樂會」需要參賽者以自己的全原創曲目或半原創曲目作為參賽曲目,主辦方亦會為部分選手推出唱作錄音室專輯;其曾在廣州市教育局舉辦的「粵美校園品牌活動」中獲評一等獎,截至2019年12月已成功舉辦了29屆[48][49]。慈善義賣活動「愛心義賣」始於1997年,所籌資金全數用於幫助有需要人士,近年更與元宵節校園花市活動結合,吸引不少在校生及校友參與[50]。除此之外,還有戲劇節、藝術節、「Super Singing Star」英語歌唱比賽、運動會、科技節、社團公演等傳統活動[51][36]。
2010年廣州二中80周年校慶前夕,學校推出了「義忠仁」的相關概念。「義忠仁」取自「二中人」的粵語讀音,表現了二中人「正義、忠誠、仁愛」的品質,受到了師生和校友的歡迎;校方亦授權校友和學生推出文化衫、卡貼等相關文創產品[52]。2018年3月,校方成功將繁體字的「義忠仁」註冊為商標[53]。
廣州二中教育集團由廣州市第二中學創立,其與廣州市黃埔區、南沙區教育局簽約,為該區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該集團現已形成了「一校、兩核、三類、四區、五元」的格局。其中,「一校」指廣州二中,「二核」指二中的應元路和科學城校區,「三類」指集團有公辦學校、國有民辦、委託管理三類性質的學校,「四區」指學校分布在越秀區、黃埔區、增城區、南沙區,「五元」指「應元、蘇元、會元、開元、天元」[54]。
目前除廣州二中外,廣州二中教育集團擁有或管理的其他學校為:早期創辦的黃埔蘇元(初中)以及近年新成立的黃埔會元(小學+初中)、黃埔開元(小學+初中+高中)、增城應元(初中+高中)和南沙天元(初中+高中)五所公辦學校。習慣上將教育集團內各校統稱為「大二中」或「二中系學校」[55]。
2005年,學校與中山紀念中學、珠海市第一中學、東莞中學、深圳實驗學校及惠州市第一中學共同結成「廣東教育六校聯盟」。六校之間通過聯考聯改、課堂同課異構、主題研討等方式加強合作,共享教育資源[56]。
2014年開始,廣州二中開始對口幫扶清遠市第二中學。該校開設有「廣州二中實驗班」,並定期選派學生和老師到廣州二中交流學習[57]。
截至2024年2月,廣州二中的校長為陳健,其同時兼任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為黃學松,其同時兼任廣州二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副校長為雷建平、李碧、李綺華、何院琴[58]。
任數 | 姓名 | 職務 | 任期 | 備註 |
---|---|---|---|---|
第1任 | 徐甘棠 | 校長 | 1930.8-1932.8 | |
第2任 | 陳功甫 | 1932.8-1935.8 | ||
第3任 | 吳宗泰 | 1935.8-1936.8 | ||
第4任 | 梁天泳 | 1936.8-1938.9 | ||
第5任 | 黃文山 | 1938.9-1938.10 | 原廣州一中校長 | |
因廣州淪陷,1938-1947年期間學校停辦 | ||||
第6任 | 王孝英 | 校長 | 1947.8-1948.5 | |
第7任 | 劉萬章 | 1948.11.23-1949.10.21 | 廣州解放後,學校由軍代表賴奕輝接管 | |
第8任 | 馬俊 | 1949.12.18-1952.1 | ||
第9任 | 賴奕輝 | 1952.1-1952.9 | 「三反」運動後到廣州十七中任校長 | |
第10任 | 鄧景孟 | 1952.9-1953.3 | 從廣州三中來主持思想改造運動代理 | |
第11任 | 張其光 | 1953.3-1956.9 | ||
第12任 | 陳聯新 | 1957.8-1959.3 | ||
第13任 | 潘貽章 | 1959.6-1960.8 | ||
第14任 | 王成榮 | 1960.8-1966.2 | ||
第15任 | 林蘊道 | 革命委員會主任 | 1966.2-1968.2 | 文化大革命期間,二中革命委員會時期 |
第16任 | 王成榮 | 1968.3-1969.9 | ||
第17任 | 傅植凱 | 1970.7-1972.12 | ||
第18任 | 江潮 | 1973.7-1975.11 | ||
第19任 | 曾祥文 | 1976.6-1978.3 | ||
第20任 | 諸兆祥 | 校長 | 1978.3-1984.8 | |
第21任 | 張志能 | 1984.8-1995.8 | ||
第22任 | 莫乃文 | 1995.8-2003.1 | 後調任廣雅中學校長 | |
第23任 | 羅峻峰 | 2003.2-2013.7 | 原任廣州六中書記兼校長 | |
第24任 | 張先龍 | 2013.8-2024.2 | ||
第25任 | 陳健 | 2024.2- | 現任校長 |
廣州二中校友會的前身為1946年成立的廣州二中同學會,組成人員均為1930年到1938年的二中校友。1986年,學校再次籌備校友會,並於同年正式掛牌。2012年至今,由劉碧露擔任會長[59]。
廣州二中校友會的現辦公地點位於學校應元路校區,並於每年校慶期間出版校慶紀念刊物《越秀春風》。同時,在香港和澳大利亞分別設有香港校友會[60]和澳洲校友會[61]。
廣州二中在政軍界的校友主要有:1935屆[註 1]校友、原廣東省人民政府秘書長、中共廣州市委書記歐初[62],1950屆校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首批女性飛行員梁慧敏,1950屆校友、中華民國國軍中將朱錦榮,1955屆校友、原天津市副市長、全國僑聯副主席葉迪生[63],1966屆校友、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原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守初[63]等。
在學界的校友主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魚類生理學及生殖學專家林浩然[5],1952屆校友、中國大陸油田化學領域開拓者趙福麟[64],1954屆校友、原暨南大學校長周耀明[65],1955屆校友、當代思想家、國學大師霍韜晦[66],1955屆校友、「中國試管嬰兒之父」、原中山醫科大學生殖醫學中心教授莊廣倫,1957屆校友、原廣東醫學院院長梁念慈,1958屆校友、原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院長黃長抗,1972屆校友、原廣東廣雅中學校長、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學黃永光,1988屆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67]等。
在文體界的校友主要有:1952屆校友、著名油畫家、廣西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邵偉堯,1953屆校友、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吳其輝,1958屆校友、前中國國家足球隊成員梁德成[68],1962屆校友、香港時事評論家張立,1964屆校友、中國民族藝術家協會終身名譽主席鍾維國,1965屆校友、廣東省話劇院知名演員舒力生[69],1966屆校友、新快報前總經理葉德時,1974屆校友、廣東省話劇團喜劇團團長蘇志丹,1981屆校友、最早與香港唱片公司簽約的中國大陸歌手麥子傑[63],2017屆校友、創作歌手陳思鍵[70]等。
在商界的校友主要有:1963屆校友、原越秀集團董事肖博彥,1966屆校友、原廣州廣日集團董事長潘勝燊,1967屆校友、潘高壽藥業總經理呂銀英,1968屆校友、原珠江鋼琴董事長王潤培,1976屆校友、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71]等[10]:202-20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