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塔哥巨龍屬(學名:Patagotitan)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個屬,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丘布特省的巴爾西諾山層。模式種兼唯一種馬氏巴塔哥巨龍(Patagotitan mayorum)最早發表於2014年並於2017年由José Carballido、Diego Pol和同僚正式命名。近期的研究估計模式標本(一個年輕的成熟個體)長約37公尺[1]及重約69噸[2],但後來的估計體重為55至57噸。[3]
巴塔哥巨龍屬 | |
---|---|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骨架模型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
下目: | †蜥腳下目 Sauropoda |
演化支: | †泰坦巨龍類 Titanosauria |
演化支: | †岩盔龍類 Lithostrotia |
演化支: | †巨像龍類 Colossosauria |
演化支: | †隆柯龍類 Lognkosauria |
屬: | †巴塔哥巨龍屬 Patagotitan Carballido et al., 2017 |
模式種 | |
†馬氏巴塔哥巨龍 Patagotitan mayorum Carballido et al., 2017
|
巴塔哥巨龍的部分下股骨遺骸最早於2008年由農場工人Aurelio Hernández在特雷利烏以西約250公里處La Flecha附近的沙漠中發現。挖掘工作由伊吉迪·弗魯格利奧古生物學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所進行,並由Jose Luis Carballido與Diego Pol主導,侏羅紀基金會所贊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之間對La Flecha化石遺址進行了7次野外考察,共收集到200多件化石,其中包括蜥腳類和獸腳類(以57顆牙齒為代表)。至少發現六個部分骨骼(約130塊骨頭組成),使巴塔哥巨龍成為目前已知最完整的泰坦巨龍類之一。[2]
模式種馬氏巴塔哥巨龍(Patagotitan mayorum)由José Luis Carballido、Diego Pol、Alejandro Otero、Ignacio Alejandro Cerda、Leonardo Salgado、Alberto Carlos Garrido、Jahandar Ramezani、Néstor Ruben Cúneo、Javier Marcelo Krause於2017年命名和敘述。屬名由巴塔哥尼亞以及希臘神話的泰坦(象徵巨龍的體型和力量)組成,種名紀念La Flecha農場的擁有者Mayo家族。[2]
雖然這些標本在同一地區被挖掘出來,牠們並非於同時間死亡。在包覆化石的343公分厚岩層中,三個獨立但水平間隔很接近的岩層代表著三次的掩埋事件,其中亞成年個體因洪水而亡。水並未移動屍體而是將其以砂岩及泥岩覆蓋。[2]這些個體彼此體型相近,體長差距不到5%。可以確定的是所有骨骼都來自同一物種,因此屬於單一物種的屍骨層。[2]
與其他蜥腳類一樣,巴塔哥巨龍是一種四足植食性動物,有著長長的脖子和尾巴,以體型龐大而著名。在2014年的新聞報道中,其估計大小為長40公尺,重77噸;[4][1]科普作家萊利·布萊克(Riley Black)曾在2014年警告說,要以理想的科學確定性進行尺寸估計還為時過早。[5]2017年,馬氏巴塔哥巨龍的物種描述發表,其中估計長度為37公尺,使用比例方程時估計的重量約為69噸,而其在使用三維骨骼模型的容積法時則估計為44.2至77.6噸。[1][2]2019年,格雷戈里·保羅(Gregory S. Paul)在2019年估計其長為31公尺,重50至55噸,使它比阿根廷龍更小,而後者的長度估計在39公尺以上,體重在95至125噸之間。[6]使用修正的標度方程進行的品質估計得到了57噸的平均估計值,其誤差範圍為42.5至71.4噸,與以前用容量法估計的55噸相近。[3]
巴塔哥巨龍的肱骨長1.675公尺,小於其他泰坦巨龍類,如南方巨像龍(1.76公尺)和潮汐龍(1.69公尺)。其股骨長度測量值是2.38公尺,使它成為已知的最長的蜥腳類股骨,雖然保羅估計的阿根廷龍單獨股骨(MLP-DP 46-VIII-21-3標本)長2.575公尺,使得它比前者的更大。他還注意到,阿根廷龍的背列長度(4.47公尺)要比巴塔哥巨龍(3.67公尺)更長。[6]
描述巴塔哥巨龍的研究人員在媒體上說:[7]
考慮到這些骨骼的大小超過了之前已知的任何巨型動物,這隻新恐龍是已知的地球上最大的動物。
在巴塔哥巨龍發布後,萊利·布萊克和古生物學家馬特·韋德爾(Matt Wedel)進一步告誡媒體不要炒作。後者在部落格中指出,根據現有的測量資料,巴塔哥巨龍的大小與其他已知的巨型泰坦巨龍類相當,然而,幾乎所有可以比較的骨骼尺寸在阿根廷龍身上都要更大。韋德爾還批評了研究人員的品質估計技術。[8][9][10]其他研究估計阿根廷龍的體重為95至126.4噸。[11][12][13][6]
作者指出了巴塔哥巨龍的九個鑑定特徵。前三個後椎骨有一個前橫突板,在前關節突和側突之間有一個脊,且垂直,因為前關節突的位置遠高於側突。對於前兩個脊椎,脊從神經棘的側面前方向下延伸,在下面有一個凸起。下椎弓突-下椎弓凹復型的第二關節活動僅限於第三和第四腰椎之間的關節。背椎骨中部和後部有垂直的神經棘。在第一尾椎中,椎體或主椎體前面有一個扁平的關節面,後面有一個凸面。前尾椎具有神經棘,其橫向寬度是從前到後測量長度的4到6倍,並顯示出一些分叉。上臂骨的後部外側有一個明顯的突起。腿骨下部外側有一條直邊。[2]
2017年,巴塔哥巨龍被歸類至泰坦巨龍類的真泰坦巨龍類的隆柯龍類,與阿根廷龍互為姊妹群。許多泰坦巨龍類分支各自具有巨大體型,這樣的巨大化演化事件可能發生於南方巨像龍+隆柯龍類演化支的基部,導致體重的三倍增長(最大估計值由20噸成長至60噸)。[2]
真泰坦巨龍類 |
| ||||||||||||||||||||||||||||||||||||||||||||||||||||||||||||||||||||||||||||||||||||||||||||||||||||||||||||||||||||||||||||||
巴塔哥巨龍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約1億200萬至9500萬年前),當時的環境為森林區域。[4][14][15]沉積系統表明沉積作用在低能狀態下進行,與曲流系統的氾濫平原有關(Carmona et al., 2016)[2]。完全健康的成年巴塔哥巨龍沒有天敵,只有受傷及生病或未成年的個體可能會遭受魁紂龍的捕獵攻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