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峇眼亞比,亦稱巴眼亞比[3](印尼語:Bagansiapiapi),簡稱峇眼或巴眼(印尼語:Bagan,白話字:Bā-gán), 是印度尼西亞廖內省上羅干縣的縣城, 位於該國西部蘇門答臘島中部東海岸 (馬六甲海峽沿岸), 距離廖內省首府北乾巴魯約350公里。[4]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9月15日) |
峇眼亞比是一個小漁鎮,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印尼最大產魚區, 世界三大漁場之一。
峇眼亞比開埠的歷史始於1878年, 當時有18名泰國普吉的華裔洪姓福建閩南人前來開發, 此後華人大量湧入, 以討海為生。永福宮是當地最大的華人廟宇, 供奉福德正神、副祀紀府王爺、水仙禹帝等等。而以紀王爺的誕辰慶典最為熱鬧, 必舉行燒王船。[5]
據2013年6月30日的統計數據, 峇眼亞比面積475.26平方公里, 人口約73,360,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50人。
峇眼亞比人口以馬來族、華人及爪哇族為主、 其他有巴塔克人及米南佳保人。峇眼亞比華人以閩南人為主(福建同安人居多, 次為南安和晉江),其他祖籍(潮州、客家、廣府、海南、福州等)佔少數, 他們已經被福建同化。[6]
峇眼亞比當地華人都講得一口流利的泉州(同安)音福建閩南話,原因是華人聚集在一起不分散,所以將方言完全保留下來。峇眼亞比的福建閩南話與中南馬、新加坡的福建閩南話同樣屬泉州音, 而北蘇門答臘省華人的福建閩南話 (其中棉蘭福建話)屬漳州音。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