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維葉環形山(Cuvier)是位於月球正面南部高地上的一座古老大撞擊坑,約形成於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法國科學家暨博物學家喬治·居維葉(1769年-1832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北連接了外形奇特的赫拉克利特環形山的東南偏東壁,東北靠近克萊羅環形山、培根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側、南面橫亙著雅可比環形山,而里利烏斯環形山坐落在它的西南[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50.29°S 9.69°E,直徑77.30公里[3],深約2.784公里[4]。
居維葉環形山外觀呈圓形狀,坑壁已受到後續撞擊的侵蝕和磨損,形成一圈明顯鈍化、削縮的外側壁,其東北壁橫跨了一對醒目的撞擊坑,另位二座略小的隕坑分別坐落在東側和南側壁上,而西北偏西側也覆蓋了數座細小的月坑,該側坑壁與赫拉克利特環形山相連,且部分邊緣略顯平直。該環形山壁頂與坑底落差約有3860米[1],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1340米[1],內部容積約5473.58公里³[1]。碗狀的坑底已被熔岩重塑,表面較為平坦,反照率與周邊地形相類似,坑內無其它典型的地貌結構,地表上顯示有一些來自其它地方的微弱射紋痕跡。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居維葉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居維葉 | 緯度 | 經度 | 直徑 |
---|---|---|---|
A | 52.48° S | 11.91° E | 17.86公里 |
B | 51.71° S | 13.80° E | 15.76公里 |
C | 50.00° S | 11.74° E | 8.52公里 |
D | 51.41° S | 7.75° E | 16.32公里 |
E | 52.40° S | 12.88° E | 18.72公里 |
F | 52.29° S | 11.17° E | 15.13公里 |
G | 50.84° S | 7.47° E | 7.54公里 |
H | 48.69° S | 8.43° E | 10.31公里 |
J | 49.28° S | 8.74° E | 5.17公里 |
K | 52.28° S | 10.02° E | 7.07公里 |
L | 48.92° S | 9.76° E | 12.61公里 |
M | 53.42° S | 10.85° E | 5.71公里 |
N | 53.53° S | 12.07° E | 4.09公里 |
O | 51.78° S | 12.05° E | 10.67公里 |
P | 50.12° S | 12.66° E | 10.78公里 |
Q | 51.64° S | 10.53° E | 12.66公里 |
R | 51.13° S | 13.15° E | 6.33公里 |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