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洋房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式建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洋房map

29°41′03.5″N 121°16′49.0″E

Quick Facts 蔣氏故居,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蔣氏故居
小洋房
Thumb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民國
編號4-0222-5-024
認定時間1996年
Close

小洋房,原名涵齋,又名剡溪小築,也常稱為蔣經國舊居,為中國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的一幢西式樓房,位於溪口潭墩山東麓,文昌閣西側,始建於1930年。建築原為蔣中正幕僚居所,1937年後成為蔣經國與夫人蔣方良回鄉時的住所[1]。1996年,小洋房作為蔣氏故居的一部分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歷史

小洋房建於1930年,為蔣中正聘請的美國顧問端納主持建設[3],建成後用於接待幕僚和軍政要員。陳布雷曾在西安事變後在此撰寫《西安半月記》[4]。1937年,因第二次國共合作,蔣中正之子蔣經國得以攜蘇聯妻子芬娜(蔣方良)及子孝文回到中國。為消除蔣經國在蘇聯受到的共產主義思想影響,蔣中正聘請徐道鄰為兒子的老師,講授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3],同時請蔣經國在蘇聯的同學高理文做伴讀。除此之外,蔣經國還在此學習了《王陽明全集》和《曾文正公文集》等典籍,同時將在蘇聯10年的經歷寫成《旅俄報告》呈送父親,蔣中正曾數次批閱此報告。在小洋房居住期間,蔣方良曾在小洋房旁的臨溪平台下水游泳,受到鄉民議論,後被蔣中正提醒注意[5]。1949年蔣氏父子遷往台灣後,小洋房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溪口的部隊作為首長住所,1958年成為一家工廠的辦公室,1979年由當地政府收回後對外開放[1]

建築

小洋房位於溪口潭墩山東麓,背山面水,為二層西式建築[2]。建築為三開間,外塗石灰、水泥,因當時稱這些材料為「洋灰」因而得名[3]。建築前後有天井,頂部有陽台可登臨,周圍設有水泥欄杆,西側有露天走廊通往文昌閣[2][4]

保護

Quick Facts 外部圖片連結 ...
外部圖片連結
image icon 小洋房保護區劃圖,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7月11日
Close

1949年以後,雖經歷次政治風波,小洋房保存完好。1979年,中共中央為爭取蔣經國與中國大陸談判以實現兩岸統一,決定修葺小洋房、豐鎬房和玉泰鹽鋪。小洋房被按照蔣經國住讀時的陳設修復[1],並複製原藏於豐鎬房祖宅的蔣經國手書「以血洗血」碑,置於小洋房內[6]:1620。1996年,小洋房與豐鎬房玉泰鹽鋪一道以蔣氏故居名義被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建築的保護範圍西至剡溪小莊外牆,東、北至小洋房圍牆及跳水台西端,南至剡溪岸邊[7]

圖片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