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頸龍屬屬名Shingopana,在斯瓦希里語中意為「寬闊的頸部」)是坦尚尼亞晚白堊世阿爾比階加盧拉組英語Galula Formation的一泰坦巨龍類蜥腳下目恐龍。其僅所知於模式種松圭寬頸龍(S. songwensis)。[1]Gorsak和O'Connor的系統發育分析指出,與迄今為止在南非和北非發現的任何一種泰坦巨龍類相比,寬頸龍與南美泰坦巨龍類演化支風神龍族的關係更為密切。[1]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寬頸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早期
~110–100 M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泰坦巨龍類 Titanosauria
演化支 岩盔龍類 Lithostrotia
屬: 寬頸龍屬 Shingopana
Gorscak et al. 2017
模式種
松圭寬頸龍
Shingopana songwensis

Gorscak et al. 2017
關閉

發現與命名

2002年,隸屬於魯克瓦裂谷盆地項目(Rukwa Rift Basin Project)的科學家們發現了正模標本的一部分,該項目由Patrick O'Connor和Nancy Stevens負責。[1]其餘骨骼是接下來的幾年中挖掘出來。該屬於2017年正式命名。[1]

敘述

寬頸龍是一種四足風神龍族蜥腳類動物,當它成年時身長可達8公尺(26英尺),小於一般蜥腳類。[1]

骨骼

動物死後不久,正模標本被昆蟲破壞。[1]

寬頸龍所知於部分下頜骨,以角骨為代表。該屬同樣所知於四節頸椎,這些椎骨中有兩節保留了頸肋,另一節上發現了孤立的頸肋。相反的是寬頸龍殘缺不全的頸椎化石上帶有球狀擴張的殘餘,這可能有助於增強其頸部的堅固性。[1]

正模標本保留了四根肋骨,但沒有一根完整。肋骨邊緣凸起,但其功能目前未知。[1]

化石中帶有幾乎完整的肱骨,還發現了部分恥骨。[1]

分類

寬頸龍由Silva等人(2019年)分配至風神龍族。[2][3][4]

古生態學

正模標本發現於坦尚尼亞魯克瓦裂谷盆地英語Rukwa Rift Basin晚白堊世加盧拉組英語Galula Formation。寬頸龍與蜥腳類的魯夸巨龍[5]姆圖卡龍[6]中喙鱷目英語mesoeucrocodylia帕卡鱷英語Pakasuchus[7]魯夸鱷英語Rukwasuchus[8]、哺乳類的加盧拉獸英語Galulatherium[5]、一種未命名的諾托鱷類、一種未命名的烏龜、一種未命名的獸腳類[5]和兩種肺魚Lupaceradotus英語Lupaceradotus和一個未命名屬)同期共存。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