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奧貫智策(1786年—1812年9月27日),亦作奧貫知策[註1],法名秀得院知策信士,幼名奧貫瀨六[參2][參3]。生於武藏國幸手,日本江戶時代圍棋棋士,棋力五段[參4][參1][參5]。
智策幼年即拜於尚為本因坊家跡目的元丈門下,少年時期即展現才能;1803年升上四段。1807年升上五段,部分書籍寫說此年智策被立為跡目[參6][參7][參8];但坊門跡目此事甚大,正式史書卻無記載,也無任何「本因坊智策」的紀錄,且智策沒有留下參加御城碁的對局紀錄,且其名與往例家督、跡目命名規則相左[註2];更甚者,1807年元丈尚為本因坊烈元跡目,更不可能智策於此時立為跡目。1812年英年早逝,去世前雖名為五段,但實力實際上已有七段左右。死後葬於本因坊家歷代墓所江戶本妙寺,由於歷代只有本因坊家家督、跡目可葬於此,因此被推測智策為跡目或元丈已視之為跡目[參1]。
從1802年至智策去世,元丈讓智策先共下十三局,智策四勝七敗二打掛。後來元丈的跡目葛野丈和雖僅小智策一歲,但因丈和大器晚成;智策四段時,丈和二段,智策讓丈和先三勝三敗一和局;後智策五段,丈和四段,智策讓丈和先相先二勝三敗。因此智策在世時,丈和被智策壓抑,直至智策死後,丈和才出頭成為元丈最強門徒[參1]。
1803年智策與坊門前輩山本源吉(五段)對局,源吉讓智策先相先,智策六勝七敗,但其中源吉六連勝,所以將智策被降級為讓先[參10];智策視之為恥辱,奮發努力,升上五段。後源吉回鄉,1809年智策特別前往源吉住處遠江國濱松,兩人以分先對局十一局,五勝五敗一和局[註3][參13];被稱作智策的復仇,同時丈和也在番碁中擊敗之前打敗他的長坂豬之助,兩人的復仇番碁傳為佳話[參1]。
另外留下與安井知得仙知從被讓二子到被讓先的二十局棋,以及對水谷家、安井家、井上家棋士[參14]。留下棋譜中,智策與安井家門下鈴木知清對局譜最多,共達一百零一局,從智策讓知清先二到先相先;後知清將這些棋譜集結成《對手百談》[參15]。
此局為1809年8月,智策讓丈和先,智策中盤勝的對局,圖為終盤情勢。此局纏繞著劫,從頭殺到尾,可窺見以攻擊為主的元丈,兩門徒均繼承了其棋風[參16]。
此為1809年10月智策讓丈和先的對局,最後和局。丈和在智策去世前不斷苦追智策,但仍是智策技高一籌;本局至圖中黑下第177手(黑1)前,智策下的巧妙,白棋已優勢,而丈和下出黑1之勝負手,後面苦追終於逼和;雙方表現精彩,為智策丈和對局棋譜中的名局[參17]。
此為智策持黑對上坊門前輩船橋元美,智策中盤勝,圖為終盤。智策藉由棄子,將中間十八子捨棄而圍到上方大模樣,被視為智策的會心一局[參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