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名稱
|
簡介
|
名稱來歷
|
城關鎮
|
乾縣中心地區,全鎮總面積70.7平方公里,農業人口53788人,耕地面積60429畝,轄32個行政村,174個村民小組。
|
縣政府所在地
|
臨平鎮
|
乾縣西南部,全鎮總面積70329.8畝,耕地面積43614畝,總戶數6419戶,總人口29670人,轄11個行政村,92個村民小組。
|
一是漢信武侯靳歙封號臨平君。二是取名臨平觀。三是就地理,南東兩面臨原平地故得其名。
|
陽洪鎮
|
乾縣東部,轄10個行政村,26個自然村,90個村民小組,共5543戶,24321人,總面積48580畝,耕地面積41090畝。
|
因位於梁山東支山之南謂之陽,「洪」是大水之意。從地形看位於梁山東南,地勢低平,逢雨季大雨奔流而下浸漫此地,久之淤積大片肥沃農田,即陽洪灘之由來。清曾設店鋪,又名陽洪店。
|
王村鎮
|
乾縣南部,總面積43.6 平方公里,10個行政村、37個自然村,113個村民小組,7393戶,32329人,耕地面積5.1萬畝。
|
王姓始居於此,初名王村,又傳說有一將軍鎮守於此,流管附近三十六村,群眾稱之為大王。
|
注泔鎮
|
乾縣東北部,全鎮12個行政村,105個村民小組,5366戶,22369人。總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4萬畝。
|
一是五峰山河水伏地而行於北著泔復出地面最後注入泔河。二是西溝古有泉水,水味甘甜,秦曾建甘泉宮,秦始皇飲此泉水,當地人稱之為「主水」,後有「主水甘泉」得名。
|
薛錄鎮
|
乾縣東南部,全鎮11個行政村、24自然村,180村民小組,總人口31280人,耕地面積40919.3畝。
|
俗傳薛仁貴食采於此,故名薛錄,原為薛祿。
|
梁村鎮
|
乾縣中南部,全鎮總面積56.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006畝。19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129個村民小組,8097戶,37000人。
|
明洪武大移民時,山西洪洞梁子村群眾移居於此,為紀念故鄉,沿用原村名。
|
馬連鎮
|
乾縣東南部,總面積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595畝,全鎮轄10個行政村,121個村民小組,6081戶,27422人。
|
原為馬林,唐德宗時大將馬燧之後始居於古北蟒山松樹林一帶而得名,近音轉化為馬連村。
|
峰陽鎮
|
乾縣東北部,全鎮轄12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112個村民小組,5301戶,21362人,總面積9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6.9萬畝。
|
五峰山之南,古稱山之南為陽,故得名峰陽。
|
陽峪鎮
|
乾縣最北部,,全鎮總面積72.3平方公里,總人口31952人,耕地面積64777畝,全鎮轄16個行政村,136個村民小組。
|
山之南謂之陽,山之谷謂之峪,故得名陽峪。
|
靈源鎮
|
乾縣東部,全鎮共9個行政村,71個村民小組,5336戶,23000多人,全鎮總面積12221.92畝。
|
唐時所建靈源寺而得名。
|
姜村鎮
|
乾縣南部,總面積52.25平方公里,全鎮共轄12個行政村,6940戶,有30145人,耕地面積46066畝。
|
因靠近武功,武功古為邰地,周人發祥地,周之外戚姜姓散居於此,築城建堡,故名姜村。
|
大楊鄉
|
乾縣東南部,面積68平方公里,全鄉共有19個行政村,155個村民小組,41690人,耕地面積64614畝。
|
唐李淵廢隋恭帝楊侑,以奉天之地四百頃奉之,子孫遂為縣人,之十代楊懷順,又子十二,始分世田,號「十二楊村」,楊之長子公侯居於此,金初,以大家之宗主祭祀事,故名大楊。
|
大牆鄉
|
乾縣東南部。全鄉轄區33.1平方公里,9個行政村,23個自然村,6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440人,耕地面積26093畝。
|
明初,以城牆修築高大而取名大牆。
|
漠西鄉
|
乾縣中部,總面積48.39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90個村民小組,19804人,耕地面積46295.6畝。
|
1961年建公社,因位於漠谷河之西定名漠西。
|
新陽鄉
|
乾縣西部,總面積39.0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92個村民小組,23767人,全鄉耕地面積37521畝。
|
解放初,境內有新村鄉和三陽鄉,各取一字得名。
|
石牛鄉
|
乾縣西北部,總面積約53.6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40474.82畝,全鄉共轄11個行政村,42個自然村,52個村民小組,2782戶,12007人。
|
境內有金代石牛而得名。
|
梁山鄉
|
乾縣中部,全鄉總面積7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0569畝,全鄉轄12個行政村、10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528戶,總人口1.92萬人。
|
秦皇漢武巡幸梁山宮之望山宮。
|
關頭鄉
|
乾縣西北部,全鄉轄7個行政村,1821戶,7069人,耕地面積26666.1畝。
|
古大橫關之源頭,有兩溝交匯之分水橋,漆漠兩河之間南北要道,唯此一徑,得名關頭
|
周城鄉
|
乾縣西南部,總面積約3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321畝下轄9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7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057戶,總人口2760人。
|
周公旦建成設府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