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鼻龍科Captorhinidae)又譯狹鼻龍科,別名杯龍類Cotylosauria),是最早、最原始的爬蟲類之一。其種類的體長從10幾厘米到超過2米。

Quick Facts 保護狀況, 科學分類 ...
大鼻龍科
化石時期:300–255 Ma
石炭紀晚期到二疊紀晚期
Thumb
大鼻龍
無效狀況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演化支 真爬蟲類 Eureptilia
科: 大鼻龍科 Captorhinidae
Case, 1911
異名
  • 盧默龍科 Romeriidae
    Price, 1937
Close

敘述

Thumb
鋏龍的想像圖

大鼻龍科是一群小型、類似蜥蜴的爬蟲類,存活在晚石炭紀二疊紀

與牠們的近親原古蜥科相比,大鼻龍科的頭顱骨還強壯,而牙齒更能處理較硬的植物。大鼻龍科的頭骨寬廣、粗壯、略呈三角形。前上頜骨往下彎。早期種類只有單排端生齒,而較衍化的物種(例如大鼻龍Moradisaurus)具有多排齒和槽生齒。

大鼻龍科的身體骨骼,仍非常類似早期爬行形類(Reptiliomorph)。在20世紀早期的傳統分類法,西蒙螈形類闊齒龍形類、以及大鼻龍類,常被認為是最早期的爬蟲類,都歸類於杯龍目(Cotylosauria)。西蒙螈形類、闊齒龍形類目前都屬於爬行形類的早期演化支[1]

大鼻龍科的尾椎具有特殊裂紋,因此可能有逃生用的斷尾技能,不過並沒有表示其斷尾之後具有彈跳動力;以及再生新尾巴的證據[2]

發現與研究歷史

Thumb
Labidosaurikos的想像圖

早期研究認為Concordia是最原始的大鼻龍類動物。在2006年,一份早期爬蟲類種系發生學研究發現圖林根窗龍是大鼻龍科的姐妹分類單元。因此圖林根窗龍是已知最基礎、最原始的大鼻龍類[3]。之後其他研究也得出類似結果[4][5]Concordia是唯一生存於石炭紀晚期的大鼻龍類,仍是生存時代最早的大鼻龍類[3]

大鼻龍科之內有Moradisaurinae亞科。在1982年,A. D. Ricqlès、P. Taquet建立Moradisaurinae亞科,屬於大鼻龍科。Moradisaurinae亞科的定義是:大鼻龍類之內,親緣關係接近Moradisaurus,而離大鼻龍較遠的所有物種。Moradisaurinae亞科的化石發現於中國摩洛哥尼日俄羅斯美國德州奧克拉荷馬州[4]。Moradisaurinae亞科被認為是植食性動物,或以昆蟲為食[6]

Labidosaurus hamatus的下頜化石上,找到了已知最古老的蛀牙紀錄[7]

分類

以下分類是根據近年的早期爬蟲類研究[4][5]

  • 大鼻龍科 Captorhinidae
  • 疑名
    • Puercosaurus
    • Riabininus

演化樹

以下演化樹來自於2010年研究版本[5]

 大鼻龍科 

圖林根窗龍

Concordia

盧默龍

原大鼻龍

Reiszorhinus

Rhiodenticulatus

Saurorictus

大鼻龍

鋏龍

Labidosaurikos

以下演化樹來自於2011年版本[4]

古窗龍

 大鼻龍科 

圖林根窗龍

Concordia

Rhiodenticulatus

盧默龍

原大鼻龍

Saurorictus

 大鼻龍 

C. laticeps

C. aguti

C. magnus

Captorhinikos

鋏龍

 Moradisaurinae 

Labidosaurikos

Moradisaurus

Rothianiscus

甘肅鼻龍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