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學站 (香港)
港鐵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學站(英語:University Station),舊稱馬料水站(英語:Ma Liu Shui Station),位處香港新界沙田區馬料水香港中文大學,屬於港鐵東鐵綫的鐵路車站。
Remove ads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P | C出口 | 客務中心 | ||||||||||||||||||||
D出口 | 車站商店 | |||||||||||||||||||||
月台 |
| |||||||||||||||||||||
C | 大廳 | A、B出口、 | ||||||||||||||||||||
行人通道 | 通往各月台及出入口 |
大學站大廳設於月台下方,而車站客務中心則分別設於大廳及1號月台(往羅湖/落馬洲方向)近C出口旁,另外大廳亦設有數間車站商店[2]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等[2]。此外付費區內亦設有車站洗手間。
大學站設有一組對向式月台,而車站月台亦為三個設有「空隙黑點」提示的月台之一(另外兩個是九龍塘站及旺角東站),兩個月台的路軌均為急彎路段,而月台空隙為所有港鐵車站中最闊的,列車與月台之間相隔約34公分,因此乘客較易在大學站月台發生墜軌意外[來源請求]。另外目前港鐵公司亦正在該站月台加設半高式月台門以及作為提醒乘客小心月台空隙之LED燈條[3][4]。
另外,車站1號月台(往羅湖/落馬洲)亦直通C、D出口,而該兩個出入口均設有票務設施。
Remove ads
大學站設有4個出入口,當中A、B出口設於車站大廳,而C、D出口則設於1號月台旁。
車站同時設有非付費區通道橫越路軌下方,直接貫通A、C出口與B出口一帶;而D出口亦設於1號月台(往羅湖/落馬洲)旁,乘客如要往返D出口與2號月台(往金鐘)須途經大廳及1號月台,然而D出口卻不設車站非付費區通道連接A-C出口。
Remove ads
接駁交通
Remove ads
歷史

大學站前稱為馬料水站,於1956年9月24日正式啟用[6]。啟用初期每日只有南北行各三班列車停靠。隨著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起逐步落成,而且馬料水站的中文名稱並不雅正,故九廣鐵路局於1966年12月11日宣佈將馬料水站改名為大學站[7][8],亦於翌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9]。
為了配合九廣鐵路雙軌電氣化工程,大學站於1980年8月展開重建工程,工期14個月[10]。大學站於1983年4月26日完成重建工程[11]。其後,九鐵公司述曾於車站1號月台南側設立「九廣鐵路儲蓄互助社」會址,直至該社於1995年6月遷入連城廣場為止[12]。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1月2日) |
為應付使用大學站的乘客數量大幅增加,九廣鐵路曾於1998年為車站進行擴建及改建工程,包括增設商店、餐廳以及連接月台的電梯。而目前的B出口為新建大廳。工程於2000年落成,並於同年10月5日舉行竣工禮。


2007年兩鐵合併後,港鐵為東鐵綫各車站月台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工程包括重新為各東鐵綫車站配上主題色,並加入代表花種,為月台橫梁及柱子翻上月台配色的油漆,貼上印有車站主題花的圖案、車站主題建築物、車站名書法字的牆紙,加設及更新直立港鐵式站牌、路線圖、指示牌、告示等。而大學站被配色為 瓶覗,主題花為牽牛花,街景為中大科學館。
2022年3-5月期間,港鐵為東鐵綫旺角東站-上水站沿途各站的月台牆身進行翻新工程[13][14]。而大學站於2022年4月下旬完成更換牆紙及換上由區傑棠書寫的新一代站名書法字。
在2008年北京奧運及帕運會舉辦期間,大會為方便市民前往奧運會沙田賽場觀看馬術比賽,因此在大學站外並設置接駁公車站,供市民在大學站下車後轉乘大會的穿梭公車前往比賽場地[15]。
2012年9月28日,港鐵為應付三三四新學制下增加的學生人數,並且方便前往新教學大樓(康本國際學術園、伍何曼原樓及李兆基建築學大樓)及校巴站的人士,而增設D出口。而由D出口步行前往中文大學新綜合教育大樓亦只有約3分鐘路程。
新出入口採用環境保護設計,大量採用自然光,由混凝土、隔熱玻璃及反光板所組織設計,陽光能從指縫滲進車站,預計每年可以節省車站1/3電力[16];同時該出入口亦採用特別設計,方便收集雨水〈儲水量容達5,500升〉,用以灌溉附近的植物[17];而出入口的外牆亦留有空間,可讓自然風吹進車站大廳,同樣讓熱空氣透過頂部透氣孔排走;而出入口內的木櫈亦由舊有的鐵路枕木改裝。而工程亦獲美國綠建築協會頒發「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銀獎[18]。
2015年3月起,港鐵為東鐵綫車站原有的混凝土石米地台改為地磚。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東鐵綫現有的大學站與當時規劃中的前地鐵西港島綫「大學站」站名重複,港鐵當其時未就此事有所定案。類似情況的九鐵旺角車站則被易名為「旺角東站」。有輿論認為依傳統地名,東鐵綫原有的大學站應恢復原名馬料水站,新建之大學站則命名石塘咀站,但港鐵發言人指西港島綫的大學站仍未正式命名,並重申名稱將會反映該區的地區特色[19]。2009年,西港島綫動工興建後,港鐵將西港島綫的大學站暫時易名為香港大學站[20],直到2014年3月22日,根據蘋果動新聞的報道及西環變幻時群組的相片,車站地盤月台焗漆板上的毛筆字,顯示香港大學站已成為正式名稱。
而根據2012年1月12日一份港鐵文件,中文名字有機會更改為中文大學站,英文名字改為Chinese University Station。[21]有關消息在該文件以外,未有被其他港鐵網站確認。直到同月26日,港鐵公司指有關站名為「手民之誤」,尚未落實[22]。

2019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學警民衝突期間,大學站遭眾多示威者闖入嚴重破壞,然而於經過約48小時復修及清潔,車站仍散發濃烈燒焦味,月台、月台長室、客務中心、閘機及售票機等也遭受破壞,多塊隔音玻璃亦被打碎等。當中位於路軌旁的3個號誌箱遭破壞,號誌及通訊受阻,列車經過車站時須以人手操控模式慢駛[23]。而一列曾停泊於大學站的港鐵中期翻新列車亦遭人打破車窗並縱火,其後該列車須提早退役[23]。港鐵形容破壞程度「前所未見」[24],復修規模近乎重建車站[23][25][26],經復修後,車站最終於2019年12月21日局部重開[27];而車站D出口則於2020年1月12日才重開[28]。
-
港鐵大學站遭到破壞的閘機及顯示螢幕
-
港鐵大學站遭到破壞的D出口
-
港鐵大學站月台遭到縱火的痕跡
流行文化
註腳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