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本願經》(梵文:Kṣitigarbha-bodhisattva-pūrva-praṇidhāna Sūtra,藏文: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ས་ཡི་སྙིང་པོའི་རྩ་བའི་སྨོན་ལམ་གྱི་མདོ་ཞེས་བྱ་བ་བཞུགས་སོ།།),又稱《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簡稱《地藏經》,大乘佛教典,是釋迦牟尼佛稱揚贊嘆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之宏大願望的經典[1]。
目前的流通本,題為唐朝實叉難陀所譯[2],明朝時則題為法燈、法炬所譯,實際上的譯者及譯出年代不詳。
明朝蓮池祩宏大師,為本經所作的題跋中,稱此經由唐代實叉難陀譯,而當時明朝流通本,譯者多半題為法燈、法炬,此二人的生平及時代皆已不可考[3]。但在唐智昇《開元釋教錄》與《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中所記載實叉難陀譯出經典共十九部,其中並沒有包括本書。因此是否由實叉難陀所譯,歷來受到許多質疑。
在文獻上,最早提及此經的,是北宋太宗端拱年間(西元988年至989年)僧侶常謹所集的《地藏菩薩像靈驗記》,在其中引用了〈分身功德品〉的內容[4],並且記錄在五代後晉天福年間(西元936年至948年),西印度沙門知祐曾攜此經梵文本至清泰寺[5]。遼代僧侶非濁所集的《三寶感應要略錄》也引用了〈忉利天宮神通品〉中的內容。法國學者伯希和於1908年在敦煌發現了西夏文本的地藏經殘本,而且地藏經在宋朝之前已傳入日本,由這些證據可知,在五代至北宋初年,地藏經已經在中國流行開來。
經胡適研究,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書庫所藏的二千餘本宋元刻藏經是《磧砂藏》原本,並在其中發現了7本經名失考、暫無從訪補的佛經,其中即有此經。有學者懷疑此經並不是自印度傳入,而是五代時在中國寫出的經典[6]。該經強調孝道,較接近中國的儒家思想,也被當成是此經在中國所作的論點之一。美國學者Gregory Schopen則反駁稱在印度佛教中也能找到強調孝道的內容。[7]
法國學者伯希和於1908年從中國敦煌莫高窟第181窟和第182窟發掘獲取的文獻中,包括了西夏文活字印刷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內容與漢文本大致相合。[8]
1989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區出土此經的西夏文活字印刷殘本有中卷,可知此本分上、中、下三卷,與流行的漢文同。其中有一面主要是咒語,而漢文本並無咒語。[9]
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10],讚揚地藏菩薩的「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即將成就[1],並介紹了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過程中的事跡,例如他為婆羅門女[11]和光目女時曾設法救度母親[12]。
佛和地藏菩薩對話,其間文殊菩薩、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薩、四天王、普賢菩薩、普廣菩薩、大辯長者、閻羅天子、惡毒鬼王、主命鬼王、堅牢地神、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依次向他們提問[13][14]。這些對話救濟各種處境的眾生,眾生於此能尋找到利益,例如,
- 修行法門,能「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甚至「畢竟成佛」。
- 地獄簡述,介紹了地獄及其眾生的狀況[15],形象地描述惡業報應。
- 孝順的方法,使親人眷屬在各種情況下脫離苦難的種種方法[16],更進一步,對法界的關懷:「若能迴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為喻。」
- 佛陀遺囑,佛將自己涅槃之後、彌勒成佛以前,度化眾生的任務託付於地藏菩薩[17]。
全經分為十三個部分:
-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十方諸佛菩薩集會讚嘆。如來含笑,放光明雲,出微妙音。十方天龍鬼神亦皆集會。佛為文殊菩薩說地藏菩薩因地行願。[10]
- 《分身集會品第二》:十方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與諸被救眾生來見世尊。世尊摩頂付囑地藏菩薩:『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彊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以前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18]
-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摩耶夫人問業報所感惡趣,地藏菩薩略答五無間地獄之狀況。[15]
-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定自在王菩薩更問地藏往因[13],佛又敘述兩個關於國王及光目女的故事[12]。四天王請問菩薩大願方便,佛為他們說因果報應之法則[14]。
- 《地獄名號品第五》:普賢菩薩問地獄名號等情況,地藏菩薩為救拔苦難眾生而作詳細回答[19]。
- 《如來讚嘆品第六》:佛放身光,出大音聲,讚嘆地藏菩薩。普廣菩薩請問供養地藏菩薩利益,佛為說供地藏像、讀地藏經、持地藏名的廣大利益[20][21]。
- 《利益存亡品第七》:地藏菩薩通過跟佛問答,普勸廣大眾生斷惡修善。太辯長者請問超度亡靈所獲功德,地藏菩薩為說亡者七分獲一,六分做功德者獲得[16]。
- 《閻羅王眾讚嘆品第八》: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菩薩神力,俱詣忉利,詢問眾生不依善道之故,佛以如迷路人喻之。次有惡毒鬼王主命鬼王各發善願,佛稱贊認可並為之授記[22]。
- 《稱佛名號品第九》:地藏菩薩為利益眾生,演說聽聞及念誦過去諸佛名號功德[23]。
-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地藏菩薩問佛校量布施的功德,佛舉例作出詳細回答[24]。
-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佛陀說明供養地藏菩薩塑像、畫像的十種廣大利益[25]。
-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佛放頂光、妙音稱讚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請問不思議事,佛為說供像持名等應獲的功德[26]。
-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佛又摩地藏菩薩頂,以諸眾生託付地藏菩薩,希望地藏菩薩救度一切受苦眾生[27]。
《地藏經》是一部記載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它融合了地藏王菩薩的大悲願和諸佛菩薩的見證,敘述佛陀深入淺出的慈悲開示。對於深究佛法的修行者,可以印證因緣果報的不可思議;而初發心者而言,亦可相應契入地藏王菩薩的教化慈悲。在所有經典之中,《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教理相較於其他經文淺顯易懂,故廣受歡迎[28]。
在佛教及部分民間佛教中,《地藏經》亦用於人們對亡者的超度(及臨終關懷)[29]。即依誦《地藏經》或遵循《地藏經》中所獲的功德,亦可把其迴向給往生的親人[30]。例如台灣大部分佛寺於農曆七月舉行的各項法會,許多參與者都會集體朗誦。
在台灣佛教界亦有諸多法師稱讚地藏菩薩及《地藏菩薩本願經》:
1.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說:「所有教化事業,除了普賢菩薩和觀世音菩薩等諸大菩薩外之,沒有其他菩薩可以與地藏菩薩相比。」「地藏菩薩能夠滿足一切眾生所求,除去一切重罪和障礙。」[31]
2.華藏淨宗學會淨空法師說:「所以說是要幫助眾生、救濟眾生,免墮惡道,這部經是救命的經,是教我們在人天兩道把腳跟站牢,不失人身,不墮惡道,這個經典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就在此處。我們能夠想像得到,地藏菩薩一定是勸一切眾生斷十惡、修十善,孝親尊師,這樣才避免不墮惡道。所以地藏本願法門,對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無比的重要,也無比的親切,我們應當發心認真修學,認真的來宣揚[31]。
3.高雄圓照寺和諦願寺住持敬定法師說:「地藏本願經普遍利於社會家庭,尤其地藏菩薩救母的孝道於五濁惡世中,可以幫助每個家庭的倫理道德,教育子孫行孝道[31]。
4.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知孝道、明因果」,證嚴上人慈示,讀誦《地藏經》是為培養菩薩濟世之心,於生活中時時警惕,就能減少造惡的機會,淨心修養與學佛,自利利人傳播正法,無形中將佛法救世理念落實人間[31]。
依地藏菩薩本願經而形成的修持方法,一般稱為地藏法門。當今佛教界有夢參法師、敬定法師、地皎法師等,戮力弘揚地藏法門,不遺餘力,而地皎法師的地藏道場遍布台灣各地與東南亞地區。講解地藏經之法師眾多,除上述之外,還有宣化上人、淨空法師、證嚴上人及聖嚴法師等。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佛贊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蓮池祩宏《山房雜錄》卷1:〈唐譯地藏經跋〉:「地藏經譯於唐實叉難陀,而時本譯人為法燈、法炬,不著世代,不載里族,於藏無所考,雖小異大同,理固無傷,而覈實傳信,必應有據。」
常謹《地藏菩薩像靈驗記》敍:「有化身地藏菩薩摩訶薩。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諸世界化身地藏頂言: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慇懃付屬,令娑婆世界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佛遇授記,爾時諸世界化身地藏,來集佛所,共復一形。……良由彼大士在,感應於斯土。」
常謹《地藏菩薩像靈驗記》〈清泰寺沙門知祐感應地藏記〉:「沙門智祐,是西印度人也。天福年中來至,而住清泰寺。所持像經中。有地藏菩薩變像,並本願功德經梵夾。……兩年之後,不知祐及像所在,人皆疑還印度。可祐是地藏化身也矣。」
《地藏菩薩本願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嘆釋迦牟尼佛。」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衹劫,時世有佛,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衹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宿福深厚,眾所欽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其母信邪,常輕三寶。是時聖女,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時婆羅門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計當隨業,必生惡趣。遂賣家宅,廣求香華,及諸供具。於先佛塔寺,大興供養。見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畫威容,端嚴畢備。時婆羅門女,瞻禮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覺,具一切智。若在世時。我母死後,儻來問佛,必知處所。時婆羅門女,垂泣良久,瞻戀如來。忽聞空中聲曰。泣者聖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處。婆羅門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寬我憂慮。我自失母以來,晝夜憶戀,無處可問,知母生界。時空中有聲,再報女曰。我是汝所瞻禮者,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見汝憶母,倍於常情眾生之分,故來告示。婆羅門女,聞此聲已。舉身自撲,支節皆損。左右扶侍,良久方蘇,而白空曰。願佛慈愍,速說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將死不久。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聖女曰。汝供養畢。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
《地藏菩薩本願經》「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廣設方便。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羅漢問之.欲願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啖.魚鱉之屬。」
《地藏菩薩本願經》:「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已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殷勤讚嘆。唯願世尊.略而說之。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
《地藏菩薩本願經》:「爾時四方天王.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於久遠劫來。發如是大願。云何至今.猶度未絕。更發廣大誓言。唯願世尊.為我等說。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為汝.及未來現在.天人眾等.廣利益故。說地藏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脫一切罪苦眾生.方便之事。四天王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薩.久遠劫來。迄至於今.度脫眾生.猶未畢願。慈愍此世.罪苦眾生。復觀未來.無量劫中.因蔓不斷。以是之故.又發重願。如是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中。百千萬億方便.而為教化。」
《地藏菩薩本願經》:「無間罪報.其事如是。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粗說如是。若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地藏菩薩本願經》:「長者。我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已獲。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
《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二品: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彊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地藏菩薩本願經》:「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本願經》「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白地藏菩薩言。仁者。願為天龍四眾.及未來現在.一切眾生。說娑婆世界.及閻浮提.罪苦眾生.所受報處.地獄名號。及惡報等事。使未來世.末法眾生.知是果報。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說地獄名號.及罪報惡報之事。」
《地藏菩薩本願經》:「爾時世尊舉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萬億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出大音聲.普告諸佛世界.一切諸菩薩摩訶薩.及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聽吾今日.稱揚讚嘆.地藏菩薩摩訶薩。於十方世界.現大不可思議.威神慈悲之力。救護一切罪苦之事。吾滅度後.汝等諸菩薩大士。及天.龍.鬼.神等。廣作方便.衛護是經。令一切眾生。證涅槃樂。說是語已.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普廣。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見世尊.讚嘆地藏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大威神德。唯願世尊.為未來世.末法眾生。宣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諸天龍八部.及未來世眾生.頂受佛語。爾時世尊告普廣菩薩及四眾等。」
《地藏菩薩本願經》:「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諸日等.諸罪結集.定其輕重。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地藏菩薩本願經》:「生時死時.俱得安樂。但願諸眾生.於生死時。信受我語.無不解脫.獲大利益。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天人.亦不可限量。」
《地藏菩薩本願經》:「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為未來眾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願世尊.聽我說之。佛告地藏菩薩。汝今欲興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
《地藏菩薩本願經》:「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何等為十。一者.土地豐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現存益壽。五者.所求遂意。六者.無水火災。七者.虛耗辟除。八者.杜絕惡夢。九者.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世尊。未來世中.及現在眾生。若能於所住處方面。作如是供養.得如是利益。」
《地藏菩薩本願經》:「吾觀地藏威神力 恆河沙劫說難盡 見聞瞻禮一念間 利益人天無量事 若男若女若龍神 報盡應當墮惡道 至心歸依大士身 壽命轉增除罪障 少失父母恩愛者 未知魂神在何趣 兄弟姊妹及諸親 生長以來皆不識 或塑或畫大士身 悲戀瞻禮不暫舍 三七日中念其名 菩薩當現無邊體 示其眷屬所生界 縱墮惡趣尋出離 若能不退是初心 即獲摩頂受聖記 欲修無上菩提者 乃至出離三界苦 是人既發大悲心 先當瞻禮大士像 一切諸願速成就 永無業障能遮止 有人發心念經典 欲度群迷超彼岸 雖立是願不思議 旋讀旋忘多廢失 斯人有業障惑故 於大乘經不能記 供養地藏以香華 衣服飲食諸玩具 以淨水安大士前 一日一夜求服之 發殷重心慎五辛 酒肉邪淫及妄語 三七日內勿殺害 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於夢中見無邊 覺來便得利根耳 應是經教歷耳聞 千萬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議 能使斯人獲此慧 貧窮眾生及疾病 家宅凶衰眷屬離 睡夢之中悉不安 求者乖違無稱遂 至心瞻禮地藏像 一切惡事皆消滅 至於夢中盡得安 衣食豐饒神鬼護 欲入山林及渡海 毒惡禽獸及惡人 惡神惡鬼並惡風 一切諸難諸苦惱 但當瞻禮及供養 地藏菩薩大士像 如是山林大海中 應是諸惡皆消滅 觀音至心聽吾說 地藏無盡不思議 百千萬劫說不周 廣宣大士如是力 地藏名字人若聞 乃至見像瞻禮者 香華衣服飲食奉 供養百千受妙樂 若能以此回法界 畢竟成佛超生死 是故觀音汝當知 普告恆沙諸國土。」
《地藏菩薩本願經》:「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現在未來天人眾 吾今殷勤付囑汝 以大神通方便度 勿令墮在諸惡趣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不以為慮。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於生死中.速得解脫。何況聞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
传地藏法门. 地藏孝親網. [200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15)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