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方性流行病(英語:Endemic disease),是指在部分地區小規模爆發的流行病,簡稱為地方病或風土病[1][2][3][4]。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12月21日) |
在流行病學中,如某種流行病是傳染病,則地方性流行病的定義為:每個受感染的人會把疾病平均傳染給不多不少的另外一個人。地方病毋須從外界輸入便能在人群中持續出現,例如:在英國,水痘是地方性流行病,而瘧疾並不是。雖然每年在英國都會出現數宗本地感染的瘧疾,但因為英國少有可以傳播瘧疾的蚊子,所以瘧疾沒能紮根,不是當地的地方病。
假若人口全部都可能染病,那麼疾病的基本傳染數()應為1。如果人口中部分人有免疫力,那麼可能感染的人口()乘以基本傳染數()應為1。換句話說,地方性流行病處於穩定狀態時:
這時傳染病不會消失,而受傳染的人口亦不會作指數上升,地方性流行病處於穩定狀態。如果地方性流行病在人口中處於穩定狀態,從以上的關係可以得知它的基本傳染數 R0。
地方病在一定地區內流行年代比較久遠,而且有一定數量的患者表現出共同的病徵。地方病分為化學性地方病和生物性(自然疫源性)地方病。化學性地方病指地殼表面的元素分布在局部地區內呈異常現象,某些元素過多或過少等,在當地居民人體同環境之間元素交換出現不平衡;人體從環境攝入的元素量超出或低於人體所能適應的變動範圍,就會患化學性地方病。此外,大骨節病、克山病經過60多年海量人力物力防治投入,目前仍然是病因不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重點防治的地方病有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節病、克山病、鼠疫和布魯氏菌病7種。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