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病[註 1](英語:Echinococcosis)也被稱作包蟲病(hydatid disease),是一種可以影響人類和其他如羊、狗、老鼠和馬等哺乳類動物的寄生蟲病[1]。在人類中共發現三種不同形式的棘球蚴病,每一種分別由不同物種的細粒棘球絛蟲屬的絛蟲的幼蟲所引起。在人類中發現的該病的第一位是囊型棘球蚴病(又稱囊型包蟲病),是由細粒棘球蚴(學名:Echinococcus granulosus)所引起的。第二位是泡球蚴病(又稱泡型包蟲病),是由濾泡棘球蚴(學名: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所引起的。發病後,患者的症狀和體徵取決於包蟲的位置和大小。泡型棘球蚴病通常發病於肝臟,之後也有可能擴散至肺部和腦部等其它部位。肝臟發生病變後,患者的臨床體徵可能包括腹痛、體重減輕和黃疸等。肺部病變可能導致胸口疼痛、氣短、和咳嗽[2]。
棘球蚴病 | |
---|---|
細粒棘球絛蟲的生命周期 | |
症狀 | 肚痛、肝腫大、減肥、胸口灼熱、噁心、嘔吐、咳嗽、咳血 |
類型 | tapeworm infection[*]、人畜共通傳染病、蠕蟲感染、被忽視熱帶病、疾病 |
病因 | 棘球蚴屬、細粒棘球蚴[*] |
診斷方法 | medical radiography[*]、胸片、X射線計算機斷層成像、醫學超聲檢查、核磁共振成像、活體組織切片、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
治療 | 手術、surgical endoscopy[*]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傳染病科、helminthologist |
ICD-11 | 1F73 |
ICD-10 | B67 |
ICD-9-CM | 122.4, 122 |
DiseasesDB | 4048 |
MedlinePlus | [1] |
eMedicine | med/629 med/1046 |
MeSH | D004443 |
病因
食用和飲用含有寄生蟲卵的食物和水,與受感染的動物親密接觸,能導致棘球蚴病感染[2]。感染了寄生蟲的食肉動物在排便時,夾雜在糞便中的寄生蟲卵能便得到擴散[3]。常見的受感染動物有狗、狐狸和狼[3]。這些動物受感染的唯一途徑是食用含有包蟲的動物內臟。這些內臟來自羊類動物和齧齒類動物等[3]。人類所感染的棘球蚴病種類取決於造成感染的棘球蚴種類。棘球蚴病的診斷通常由超音波檢查作出,電腦斷層掃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也可用於該病的診斷。利用血清檢查尋找針對該寄生蟲的抗體以及進行活體組織切片也能起到診斷的作用[2]。
預防與治療
囊型棘球蚴病的預防手段有為狗除蟲和為棉羊接種疫苗。該病的治療通常較為複雜。治療可以通過皮膚穿刺抽吸,之後加以藥物治療進行[2]。在一些情況下,觀察等待也是該病的處理方法之一[4]。
泡型棘球蚴病的治療需要藥物治療,有些情形下可能需要手術治療[2]。使用苯並咪唑治療,療程須持續達兩年,並須追蹤病人達十年之久,因為可能復發;並不建議間斷性的藥物治療。[5]泡型棘球蚴病可能導致患者死亡[2]。
流行病學
棘球蚴病分布於世界大部分地方,目前約有100萬人受到該病影響。在南美洲、非州、亞洲的部分地區,該病患病率可達地區人口的10%,例如西藏地區[2][6]。2010年,該病導致1200人死亡,較1990年2000人死亡有所下降[7]。據估計,棘球蚴病每年帶來的經濟損失約在30億美元左右。該疾病也能感染其它生物,例如豬、牛、馬等[2]。
註解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