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至1945年間位於北平市的國立北京大學先後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和汪精衛國民政府辦學,主要招收日本軍事佔領區內貧寒學生。辦學的緣起是抗日戰爭期間原國立北京大學於1937年南遷長沙和昆明,為阻止北支那方面軍徵用丟空校舍,而原址復校。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7月28日) |
嬗變
1937年7月30日中華民國在平津作戰失守北平市,國立北京大學與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成立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再遷昆明並更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38年春,北支那方面軍憲兵隊司令部欲徵用丟空的北大理學院校舍,周作人與馮祖荀為了保護實驗儀器,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湯爾和阻止。[1][2]湯爾和認為阻止憲兵霸佔丟空校舍的最佳辦法莫過於在原址復辦北京大學,招收無法南遷的貧寒學生,在1938年5月至9月間先後設立農、醫、工、理學院,1939年1月14日補辦開學典禮。身在重慶的第三次蔣中正內閣不認可其校名而稱「偽」北京大學,後人也稱「淪陷區北京大學」。[3][4]
1939年復辦的國立北京大學由湯爾和本人任大學總監督,周作人為圖書館館長。1940年3月,汪精衛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改組為華北政務委員會,學校的督辦部門改稱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總監督職位被廢,改設校長,由錢稻孫任校長。
1945年8月,汪精衛國民政府倒台,宋子文內閣教育部長朱家驊於9月下令解散「偽」北京大學,將淪陷區學生劃為「偽學生」,頒佈《淪陷區專科以上學校學生、畢業生甄審辦法》(或稱《偽專科以上學校學生畢業生甄審辦法》),於10月中旬在北平、天津、上海、南京設立臨時大學補習班,令原淪陷區在校生先補習再考試,至於已畢業的學生則需補交論文以及蔣介石所著的《中國之命運》閱讀心得報告。此舉引起淪陷區學生反彈,提出「人民無偽,學生無偽」。1945年12月,北大代理校長傅斯年在《世界日報》撰文,表明為保持北京大學的純潔,不錄用淪陷區北京大學的教職員,但「青年何辜,現在二十歲的大學生,抗戰爆發時還不過是十二歲的孩子,我是主張善為待之,予以就學便利。」 [5]最後教育部取消甄審考試,改臨時大學補習班為北平臨時大學,及格後可轉入北大等校。[5]南遷參與組建西南聯合大學的國立北京大學於1946年返回原址復校。
校長
校友
校友中,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有于敏、金建中、周同惠、張樹政、郭承基,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有張蔚榛。其他校友有宿白、瀛生等。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