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鵑屬學名Eudynamys)是鵑形目杜鵑科下的一個[2]牠們主要分佈於東亞、東南亞、南亞至澳洲一帶。[2]

Quick Facts 噪鵑屬, 科學分類 ...
噪鵑屬
Thumb
雄性噪鵑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鵑形目 Cuculiformes
科: 杜鵑科 Cuculidae
屬: 噪鵑屬 Eudynamys
Vigors & Horsfield, 1827
模式種
Cuculus orientalis[1]
澳洲噪鵑
Linnaeus, 1766

見內文

Close

分類學

該屬在1827年由兩位英國自然學家尼古拉斯·艾爾沃德·維格托馬斯·霍斯菲爾德建立。[3]名稱Eudynamys合成詞,由希臘語(轉寫為Eu,意思為「良好的」、「傑出的」)及拉丁語δυναμις(轉寫為dunamis,意思為「力量」、「能力」,可能跟有「強大的」涵義的eudunamos有關)組成,指的是其強壯的鳥喙[4][5]:368該屬模式種喬治·羅伯特·格雷於1840年指定為澳洲噪鵑[6][7]該屬名曾拼成Eudynamis,但據國際動物命名規約是不正確的。[8][5]:368

黑嘴噪鵑及澳洲噪鵑皆原為噪鵑的其中數個亞種,後根據喙的顏色、雌性羽毛特徵及寄生習性而各自獨立。[2][8]:101, 369[5]其中澳洲噪鵑含指名亞種在內擁有8個亞種,而噪鵑有5個,黑嘴噪鵑則沒有亞種。[2]黑頂鵑關係相近,並可能與厚嘴鵑形成一姊妹群的關係。[9]

物種

現有3個物種:[2]

More information 照片, 名稱 ...
照片 名稱 分佈
Thumb Eudynamys scolopaceus
噪鵑
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菲律賓中國大陸南部、新加坡琉球群島小巽他群島
Eudynamys melanorhynchus
黑嘴噪鵑
印尼蘇拉威西島蘇拉群島邦蓋島
Thumb Eudynamys orientalis
澳洲噪鵑
摩鹿加群島澳洲之間,包含新幾內亞等地
Close

物種描述

此屬的鳥類就跟其他杜鵑相同,會進行巢寄生[9]主要在各種烏鴉八哥的巢內寄生,並隨地區產生變化。[9]

雄雌異型,雄性的羽毛顏色是黑色的,雌性通常帶有褐色斑紋,鼻孔呈細縫狀。[5]:368而幼鳥的毛色則較有區別,噪鵑跟黑嘴噪鵑是深色的,而澳洲噪鵑則是較淡。[5]:370-371而噪鵑跟黑嘴噪鵑之間的差異是其翅膀形狀和雌性羽毛的顏色,且其雄性鳥喙較黑,甚至有時候在頭上帶有白斑。[5]:371-372其聲音相當多樣,根據其行動會有不同的叫聲。[9]

主要棲息於各種類型的森林或沿海地區內,並可達海拔1800公尺高的地方,也可靠近人工環境生活。[5]:375-376[9]植食性,主要以各種水果為食,包含無花果桑椹棗子番木瓜番石榴巴西櫻桃青皮刺羅望子等,但會也食用一些昆蟲、蝸牛跟花蜜,或甚至是鵯科的蛋。[5]:376

保護狀況

其數量眾多,並隨著寄主數量有所變化,如在香港島的噪鵑主要寄主是黑領椋鳥,而近年來後者數量正逐漸增加,使噪鵑數量也在增加。[9]但可能會有被路殺的問題存在。[9]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