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司馬防(149年—219年),字建公[1][2],據司馬芳殘碑則又名芳,字文豫。[3]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漢安帝時征西將軍司馬鈞的曾孫,豫章郡太守司馬量之孫,潁川太守司馬儁之子,曹魏後期的權臣和西晉奠基人司馬懿的父親。
熹平三年(174年),當時為尚書右丞的司馬芳推薦曹操為洛陽北部尉[4]。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將漢獻帝等人遷都長安,自己則留守洛陽,時任治書御史的司馬防以為四方將亂,讓長子司馬朗帶領家族回故鄉溫縣[5]。又遷洛陽令,京兆尹[2][6]。後來以司馬芳年老為由,轉拜騎都尉。[2]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封為魏王,邀司馬防喝酒。[4]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逝世,享年七十一歲。[2]
司馬芳有子八人,當時號稱「八達」:
1952年西安市廣濟街出土司馬芳殘碑,高106厘米,寬98厘米,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12]
由於司馬芳殘碑是魏晉司馬氏的重要考古資料,加上所載碑主司馬芳的官職、籍貫與父親名字(司馬儁)皆與史書上對司馬防的記載吻合,雖然司馬防的名和表字都與碑載不同,但「芳」和「防」形音近似,也不排除是因避諱或傳抄錯誤而令史書上的記載出現不同,故此認為司馬芳即司馬防,此亦是直至現在的主流觀點。不過仍有施蟄存認為碑乃晉時所立,應該用晉所上尊號而非漢官名,故認為司馬芳是司馬防於史傳中無載的兄弟[13]。郭叢則依碑陰中題名的故吏主簿杜畿的生平資料推斷,其擔任司馬芳屬吏的時期,以及史料記載的東漢末京兆尹及司隸校尉的任命,認為司馬芳任司隸校尉當在漢靈帝時期,與司馬防在漢獻帝都於許縣時期並不一致,認同司馬芳及司馬防為兩人,並同意施氏認為二人為兄弟之說[14]。而碑所立年代亦有東漢、東晉及北魏等不同說法,仇鹿鳴則認為此碑立於東漢末而於北魏由司馬氏後人司馬准進行重修[15][1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