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鎮 (江門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井鎮,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新會區東南部,總面積112.32平方公里,人口4.1萬。港澳臺華僑鄉親4萬。屬大廣海灣經濟區涵蓋範圍。古井鎮又以燒鵝馳名,當地以至新會其他地方,都有古井燒鵝店舖的蹤跡。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6月19日) |
地理
歷史
相傳南宋祥興年間(1278年—1279年)中原臣民來此居住,因龜山腳下有一古井,井口如埕,形象怪異,村因井名。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建古井墟,明、清時,古井屬潮居都。民國時,屬第八區,1955年設立區公所,改名為古井區。1958年改為人民公社,1961年沙堆從古井分出,1984年恢復為古井區,1986年改為鎮,2024年3月被列入大廣海灣經濟區至今。
行政區劃
下轄1社區15村:[1]
- 社區:古井社區
- 村:洋邊村、背坑村、長沙村、竹喬龍村、霞路村、文樓村、古泗村、洲朗村、玉洲村、管咀村、慈谿村、奇樂村、官沖村、三崖村、茅步村、麻沖村、網山村、崖山村、南朗村、石苑村
旅遊
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遊區位於古井鎮內。雖然該旅遊區名字含有崖門二字,但並不位於新會崖門鎮內。因新會的地區規劃,崖門水道東邊為古井鎮,西邊為崖門鎮,崖門水道一帶統稱崖門。
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遊區內有慈元殿、崖山祠和崖門古炮台等景點。
古井燒鵝是古井鎮遠近馳名的美食。相傳當年皇宮御廚隨南宋皇室南逃至崖門,並在崖海西岸定居。他以皇宮廚房中秘製燒鵝的手藝,令到他的店舖遠近聞名。後來他的女兒嫁到崖海東岸,把燒鵝的技術帶到古井,成為了現今的古井燒鵝。古井燒鵝最特別是以荔枝木燒製。古井燒鵝也是新會人拜山的常見祭品。
交通
- 西部沿海高速公路
- S270 江門大道南
- 金門公路(365省道、270省道)
- 新斗公路(540縣道)
巴士
- K209 江門站(珠西樞紐)↔古井車站
- 213 新會汽車總站↔沙堆梅閣
- 109 江門汽車總站↔古井車站
- 210 新會汽車站↔古井
- 211 古井↔南門大橋
- 崖門大橋,連接崖門水道東西兩岸,即東岸古井鎮,及西岸崖門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