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兩院制議會中的組成部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議院或參議院,是兩院制國家或自治區等行政區的國會議院之一。一般來說,上議院的議席分配有別於下議院,不是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在聯邦制的國家(例如美國、德國、加拿大、澳洲等),參議院的議席會按聯邦的組成部分(如州、邦等)分配,不論人口多寡。在這些國家參議院也被稱為「諸州院」(英語:The States' House)。
在較古老的君主制下的議會(例如英國),參議院的議員由政府終身任命或由世襲貴族推選。
上議院或參議院的名稱在各國都有不同:美國、加拿大、澳洲、法國和拉美各國的參議院名稱(英語:Senate,法語:Sénat)和長者詞根相同,來自於羅馬元老院 (拉丁語:Senatus)。英國的參議院則叫做「貴族院」(英語:House of Lords)。雖然馬來西亞的參議院時常被稱為上議院,但馬來語原文為參議院(英語:Senate of Malaysia)。荷蘭所稱「第一院」(荷蘭語:Eerste Kamer),德國參議院則是「聯邦參議院」(德語:Bundesrat),印度參議院也是類似的「聯邦院」。一些前殖民地則有「立法局」(英語:Legislative Council)等稱呼。[1]
在議會制度實行較久的歐洲國家,其參議院(或上議院)的歷史一般較長,源於最早的輔助君主的議政會議,成員是王公大臣及貴族,而後來出於平民階層的政治訴求,才出現衆議院(或下議院),眾議院並成爲權力較大的議院。在近代,同樣的發展軌跡在一些前殖民地再次出現。舉例來説,多數英國殖民地在施行責任政府之初,都只有一個立法機構,經常稱爲「立法局」(英語:Legislative Council),其成員由總督任命或小範圍內選舉,在發展到自治階段時再添加較具廣泛代表性的「立法院」(英語:Legislative Assembly),才成爲兩院制議會。
有些國家(特別是總統制國家)由於議會的行政權力總體有限,因此仍舊保持上議院權力較大的情況:例如美國參議院所負責之法案與責任較美國眾議院為重。參議院在美國擁有人事任命的權力和通過財政預算,並享有封殺議案的權力,且美國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象徵由政府對議會職權進行一定程度的介入。
由於過去上議院被認爲代表君主、王室、貴族或保守勢力,或選舉機制較不民主,且可能會造成較勁國會的現象(此現象特點就是會造成上下兩院可能互相否決法案等問題,兩院制的議會大部分都有發生過只不過副作用輕重不同),因此各國左派政黨曾廣泛把廢除上議院作爲政策。這類主張造成了今天有相當數量的前兩院制國家廢除了上議院,改爲一院制,或把上議院權力虛級化(或接近虛級化),或改變選制,使其不能夠否決(或者能確保部分)下議院通過的法案。
也有可能上下議院是處理不同議案,例如《西班牙憲法》155條使用與否,由參議院決定。
上議院通常具備如下特點:
下列國家中上議院正式名稱不為參議院或上議院:
許多原有上議院的國家如今已取消了上議院,改行一院制,如丹麥、瑞典、克羅埃西亞、秘魯、委內瑞拉、紐西蘭、茅利塔尼亞、中華民國等。
中華民國建國初期,曾設有參議院,與眾議院共同組成中華民國國會。1928年(民國17年)為恢復法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南京成立「立法院」。1948年(民國37年)因應憲政實施,國民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立法院亦脫離政府行政部門,獨立升格為正式議會。2005年(民國94年),中華民國政府修正《憲法增修條文》,宣布凍結國民大會,立法院合併國民大會部分職權,並以中華民國公認唯一國會之地位運作至今。當地人民亦常以「國會」稱呼立法院,並以「國會議員」稱呼院內之立法委員。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雖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機構的一部分,但在推選機制、人選、議政功能等方面都和一些國家的上議院類似。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