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英語:United States Indo-Pacific Command,縮寫:USINDOPACOM)[2],簡稱美國印太司令部,原稱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英語:United States Pacific Command,縮寫:USPACOM),為美軍最早成立的聯合作戰司令部,也是目前所有聯合司令部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下轄人數約37萬5千人,佔美國現役軍人總數的20%,其中範圍達到2億6千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52%地區的軍事行動,東西從美國西岸到印度西海岸,南北從北極到南極。
介紹
美國印太司令部責任區涵蓋了從美國西海岸以西到印度西部邊界以及從南極到北極的地球表面的一半左右。很少有地方像亞太地區的文化,社會,經濟,地理,政治多樣性那樣豐富。包括亞太地區在內的36個國家擁有世界人口的50%以上,3,000種不同的語言,幾個世界最大的軍隊,以及通過相互防衛條約與美國結盟的五個國家。三大經濟體中有兩個位於亞太地區,十四最小經濟體中的十個也是如此。責任區包括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最大的民主國家和最大的穆斯林多數國家。三分之一以上的亞太國家是小島嶼國家,包括世界上最小的共和國和亞洲最小的國家。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是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責任區內的最高指揮官。 印太司令通過國防部長向美國總統匯報,得到美國太平洋艦隊,美國太平洋空軍,美國太平洋陸軍和美國太平洋海軍陸戰隊部隊四個指揮部的支援。這些指揮部總部設在夏威夷,部隊駐紮在整個地區。
約375,000名美國軍人和文職人員配屬於印太司令部責任區。美國太平洋艦隊由約200艘艦船(包括5個航空母艦戰鬥群),近1,100架飛機和超過13萬名水手和勤務人員組成。美國太平洋海軍陸戰隊在太平洋地區包括兩支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約86,000名人員和640架飛機。美國太平洋空軍包括約46,000名飛行員和勤務人員,以及420多架飛機。美國太平洋陸軍擁有一個軍團和兩個部門大約106,000人,另外還有從日本和韓國到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責任區分配的300多架飛機和5艘船隻。值得注意的是,部隊人員編制包括1,200多名特種作戰人員。太平洋司令部文職人員約38,000人。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與其他美國政府機構一道,保護和捍衛美國領土,其人民及其利益。該司令部與盟友和合作夥伴一道,致力於通過促進安全合作,鼓勵和平發展,應對突發事件,遏制侵略,必要時爭取勝利,加強亞太地區的穩定。這種方法基於夥伴關係,軍事存在和軍事準備。
印太司令部認識到亞太地區的全球意義,並認識到要共同面對挑戰。因此,該司令部將繼續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致力於維護亞太地區持續繁榮的安全,穩定和自由。
印太司令部總部位於夏威夷檀香山旁史密斯營的尼米茲-麥克阿瑟大廈。[3]
歷史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於1947年1月1日成立,是美國統一指揮部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
目前的美國印太司令部包括最初屬於另外兩個司令部的地區。 1947年1月1日建立的遠東指揮部於1957年7月1日解散,權責由太平洋司令部承擔。同一天,太平洋司令部接收了阿拉斯加指揮部的部分責任區,而太平洋地區的獨立陸空部隊指揮部也在夏威夷設立。
1957年10月,當時的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總部從馬卡拉帕遷至史密斯營,這裡也是太平洋區海軍陸戰隊的總部。太平洋司令部總部也曾作為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部,直到1958年1月,當時美國太平洋艦隊與自己的指揮官成為一個獨立的組成部分。
在1972年1月1日,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包括印度洋,南亞和北極的軍事力量。原本建立於1947年1月1日的阿拉斯加司令部是最初幾個建立的指揮部之一。後於1975年解散,責任轉移到太平洋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的責任範圍在1976年5月1日進一步擴大到非洲東海岸。太平洋司令部負責地球表面超過百分之五十的面積,達到一億多平方英里。
1983年10月,太平洋司令部負責地區又一次擴大,太平洋司令部被指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蒙古和馬達加斯加共和國所在區域負責。美洲空軍委員會也重新指定了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總司令。
1986年,高華德-尼可拉斯法案重組法案通過,太平洋司令部指揮官擁有下達完成指定任務的統一命令的權力,並能夠雇用私人部門提供的戰鬥力。
阿拉斯加指揮部(ALCOM)在1989年7月7日成立在阿拉斯加州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統一作為下屬指揮部向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負責。 (與原來的ALCOM沒有任何關係,統一的司令部在1975年解散。)阿拉斯加及其周圍的水域的防禦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又統一歸於一個指揮官的領導。
從1989年到2000年,三個統一指揮方案略微削減了太平洋司令部的責任範圍。由於美國注意力集中在中東,1989年8月16日,阿曼灣和亞丁灣分配到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1996年1月1日,塞席爾和相鄰的水域轉移到了美國中央司令部。2000年10月1日,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和南非以外的印度洋水域轉交給美國歐洲司令部。
由於2001年9月11日的恐攻事件和隨後的恐怖主義戰爭以及2001年「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中提出的新的防務戰略,統一指揮方案發生了變化。為了國土安全而建立了新的北方司令部,各種指揮部職責的其他變化導致了太平洋司令部的重大變化。北美西海岸從太平洋司令部重新分配到北方司令部。當阿拉斯加被重新分配納入北方司令部時,阿拉斯加指揮部隊仍然被分配到太平洋司令部的「統一命令部隊備忘錄」。南極也加進太平洋司令部的責任範圍。 2002年4月批准後,新的統一指揮計劃於2002年10月1日生效。
自2002年10月24日起,按照國防部長的指示,「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總司令」改稱為「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正如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所說,只有一名總司令,那就是美國總統。
2008年12月17日簽署的2008年統一指揮計劃把東經68度以西的印度洋區域從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改隸新成立的美國非洲司令部。結果,以前屬於太平洋司令部的非洲東海岸的四個島嶼國家,葛摩、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和留尼旺改屬非洲司令部。[4]
史密斯營歷史
H.M.SMITH基地,是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總部以及太平洋海軍陸戰隊司令所在地,位於歐胡島珍珠港上的Halawa 高地,海拔約600英尺,靠近aiea社群。這裡曾經覆蓋在甘蔗田下。史密斯營地選址1941年3月17日就透過國會的一項法案通過,作為新的海軍醫院院址。 占地220.5英畝,初步投資為912,000美元,後額外增加了1,400萬美元。醫院建設始於1941年7月。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對珍珠港進行攻擊後,這個計劃中要興建1,650個床位的設施竣工了。 1942年11月11日,切斯特·尼米茲海軍上將參加「愛亞海軍醫院」的投入使用儀式時,已經需要擴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愛亞海軍醫院在太平洋戰爭中成為數千名受傷的海軍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員的臨時治療站。在1945年2月至3月的硫磺島戰役之後,醫院充滿了5,676名住院患者,是歷史上任何時候最高的。
1949年6月1日,在陸軍和海軍醫療機構轉移到新建的三平陸軍醫療中心的同時,該醫院停止執行。這裡被空置並將要出售,海軍陸戰隊於1955年將該地點選為「太平洋艦隊海軍陸戰隊之家」。該處於1955年6月8日更名,以紀念太平洋艦隊海軍陸戰隊第一任總司令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高度評價的海軍陸戰隊領導人霍蘭·史密斯將軍。海軍陸戰隊於1955年10月開始重建原址,史密斯軍營在1956年1月31日投入使用之前兩周就全面運作。
1957年10月,史密斯軍營也成為太平洋司令部的總部,其也位於愛亞海軍醫院。2001年2月,一個新的司令部總部大樓拔地而起。2004年2月至4月期間,建築工程已經完成,人們開始進入新的700號樓。2004年4月14日尼米茲-麥克阿瑟太平洋指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雖然兩人都沒有指揮過太平洋司令部,但這座建築的命名是為了紀念二戰中太平洋戰爭的兩位將軍,海軍總參謀長尼米茲,陸軍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4]
責任轄區
美國印太司令部的管轄區域覆蓋超過50%的地球表面面積 - 約1.05億平方英里(2.72億平方公里),近60%的世界人口,橫跨36個國家和16個時區[6]。世界上兵力達前6大的軍隊(即美軍、俄羅斯聯邦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印度軍隊、朝鮮人民軍及大韓民國國軍)與區域性防禦部隊(日本自衛隊、中華民國國軍)、獨立國家軍隊(菲律賓武裝部隊、蒙古國武裝部隊、澳大利亞國防軍)均集中於此區內。
責任轄區包括太平洋自西經092°北至北緯8°,西至西經112°,西北至北緯50°/西經142°,西至東經170°,北至北緯53°,東北至北緯65°30'/西經169°,北至北緯90°;北冰洋自西經169°,東至東經100°);以區域分,包含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朝鮮(此三國於1983年1月劃入)、韓國、日本、台灣(依據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及1979年《台灣關係法》而納入,1979年1月1日斷交前,稱其正式國名中華民國)、東南亞、印度洋(1972年1月1日劃入,不含東經68°以西區域)、澳大利亞、紐西蘭、南極大陸等 。
總部
美國印太司令部總部目前設於夏威夷歐胡島上、霍蘭·史密斯營海軍陸戰隊基地內的尼米茲-麥克阿瑟指揮中心(Nimitz-MacArthur Pacific Command Center)。指揮部內約有530名現役官兵,來自海陸空三軍、陸戰隊及海岸警衛隊,此外亦有110名民間雇員。其內設人事、情報、作戰、後勤及通訊等部門。
部隊與組織架構
由於印太司令部為一聯合司令部,人員來自陸軍、海軍、空軍及海軍陸戰隊,共計30萬人(佔美軍現役官兵的20%)。其中又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前緣部署人員(Forward-Deployed),為數10萬人。其餘20萬人則由前緣基地人員(Forward-Based)及美國本土基地人員(CONUS-Based)構成[7]。
註1:美國陸軍第1軍(I Corps,軍部設於華盛頓州)的任務亦在太平洋地區,其前沿基地設於日本座間基地,並負責指揮第2步兵師4個旅級戰鬥部隊中的3個(史崔克旅)。
歷屆指揮官
印太司令部的戰鬥指揮官可直接向美國國防部長匯報,在正式體制上則需透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7]。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原本兼任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在1958年1月後,太平洋艦隊經改組而成為太平洋司令部下轄單位,艦隊司令職位才與太平洋司令分離[6]。2002年以前,太平洋司令的頭銜是「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最高指揮官」(Commander-in-Chief, U.S. Pacific Command,簡稱CINCPAC)。2002年10月24日後,應時任國防部長唐納·倫斯斐之令,改為「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Commander, U.S. Pacific Command,簡稱CDRUSPACOM),2018年隨單位改名為「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
任次. | 肖像 | 姓名 | 服役單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
1. | 約翰·亨利·托爾斯 上將 Adm John Henry Towers (1885-1955) |
美國海軍 | 1947年1月1日 | 1947年2月28日 | |
2. | 路易斯·埃米爾·登菲爾德 上將 Adm Louis Emil Denfeld (1891-1972) |
美國海軍 | 1947年3月1日 | 1947年12月3日 | |
3. | 德威特·柯林頓·拉姆齊 上將 Adm DeWitt Clinton Ramsey (1888-1961) |
美國海軍 | 1947年12月4日 | 1949年4月30日 | |
4. | 亞瑟·雷德福 上將 Adm Arthur William Radford (1896-1973) |
美國海軍 | 1949年5月1日 | 1953年7月10日 | |
5. | 菲力克斯·斯頓普 上將 Adm Felix Budwell Stump (1894-1972) |
美國海軍 | 1953年7月11日 | 1958年1月13日 |
任次. | 肖像 | 姓名 | 服役單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
5. | 菲力克斯·斯頓普 上將 Adm Felix Budwell Stump (1894-1972) |
美國海軍 | 1958年1月14日 | 1958年7月31日 | |
6. | 哈里·唐納·費爾特上將 Adm Harry Donald Felt (1902-1992) |
美國海軍 | 1958年8月1日 | 1964年6月30日 | |
7. | 小尤利塞斯·辛普森·格蘭特·夏普 上將 Adm Ulysses Simpson Grant Sharp Jr. (1906-2001) |
美國海軍 | 1964年7月1日 | 1968年7月31日 | |
8. | 小約翰·席德尼·麥凱恩 上將 Adm John Sidney McCain Jr. (1911-1981) |
美國海軍 | 1968年8月1日 | 1972年8月31日 | |
9. | 諾埃爾·阿瑟·梅雷迪斯·蓋勒 上將 Adm Noel Arthur Meredyth Gayler (1914-2011) |
美國海軍 | 1972年9月1日 | 1976年8月30日 | |
10. | 莫里斯·富蘭克林·韋斯納 上將 Adm Maurice Franklin Weisner (1917-2006) |
美國海軍 | 1976年8月31日 | 1979年10月31日 | |
11. | 羅伯特·萊曼· 約翰·朗 上將 Adm Robert Lyman John Long (1920-2002) |
美國海軍 | 1979年11月1日 | 1983年6月30日 | |
12. | 小威廉·詹姆士·克羅 上將 Adm William James Crowe Jr. (1925-2007) |
美國海軍 | 1983年7月1日 | 1985年9月18日 | |
13. | 隆納·傑克森·海斯 上將 Adm Ronald Jackson Hays (1928-) |
美國海軍 | 1985年9月19日 | 1988年9月30日 | |
14. | 亨廷頓·Hardisty 上將 Adm Huntington Hardisty (1929-2003) |
美國海軍 | 1988年10月1日 | 1991年2月28日 | |
15. | 查爾斯·羅伯特·拉爾森 上將 Adm Charles Robert Larson (1936-2014) |
美國海軍 | 1991年3月1日 | 1994年7月10日 | |
代理 | 哈羅德·菲爾茨 中將 | 美國陸軍 | 1994年7月11日 | 1994年7月19日 | |
16. | 理查·切斯特·馬克 上將 Adm Richard Chester Macke (1938-) |
美國海軍 | 1994年7月20日 | 1996年1月31日 | |
17. | 約瑟·普理赫 上將 Adm Joseph Wilson Prueher (1942-) |
美國海軍 | 1996年2月1日 | 1999年2月20日 | |
18. | 丹尼斯·布萊爾 上將 Adm Dennis Cutler Blair (1947-) |
美國海軍 | 1999年2月21日 | 2002年5月2日 | |
19. | 湯瑪斯·法哥 上將 Adm Thomas Boulton Fargo (1948-) |
美國海軍 | 2002年5月3日 | 2005年2月26日 | |
20. | 威廉·法倫 上將 Adm William Joseph Fallon (1944-) |
美國海軍 | 2005年2月27日 | 2007年3月3日 | |
代理 | 丹尼爾·里弗 中將 | 美國空軍 | 2007年3月4日 | 2007年3月23日 | |
21. | 提摩西·J·基廷 上將 Adm Timothy J. Keating (1948-) |
美國海軍 | 2007年3月24日 | 2009年10月19日 | |
22. | 羅伯特·威拉德 上將 Adm Robert Frederick Willard (1950-) |
美國海軍 | 2009年10月20日 | 2012年3月9日 | |
23. | 薩繆爾·洛克利爾三世 上將 Adm Samuel Jones Locklear III (1954-) |
美國海軍 | 2012年3月10日 | 2015年5月27日 | |
24. | 哈里·B·哈里斯 上將 Adm Harry Binkley Harris Jr. (1956-) |
美國海軍 | 2015年5月28日 | 2018年5月31日 |
任次. | 肖像 | 姓名 | 服役單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
25. | 菲利普·戴維森上將 Philip Scot Davidson (1960-) |
美國海軍 | 2018年6月1日 | 2021年4月30日 | |
26. | 約翰·克里斯托弗·阿奎利諾上將 John Christopher Aquilino (1962-) |
美國海軍 | 2021年5月1日 | 2024年5月3日 | |
27 | 塞繆爾·帕帕羅上將 Samuel Paparo (1964-) |
美國海軍 | 2024年5月4日 | 現任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