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領地是指各國宣布在南極洲擁有主權的領土。這些國家通常將在南極大陸的領土與南緯40度以南的島嶼並稱為南極領地或南方領地。1961年《南極條約》凍結了各國對南緯60度以南的南極洲大陸及屬島的領土要求。但對南緯40度至60度之間的高緯度島嶼未作裁決,主張國對這些島嶼的主權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承認。
對南極大陸的領土要求
領土名稱 | 領土聲索國 | 聲索時間 | 領土區域 | 領土面積(km2) | ||
---|---|---|---|---|---|---|
阿根廷南極屬地(西班牙語:Antártida Argentina) (火地省的一部分) |
阿根廷 | 1904年 | 60°S 25°W 至 60°S 74°W | 1,461,597 | ||
澳大利亞南極領地(英語:Australian Antarctic Territory) (澳大利亞的海外領土) |
澳洲 | 1933年 | 60°S 160°E 至 60°0′S 142°2′E 60°0′S 136°11′E 至 60°0′S 44°38′E |
5,896,500 | ||
智利南極領地(西班牙語:Territorio Antártico Chileno) (智利南極省的自治市,劃歸麥哲倫-智利南極大區管轄) |
智利 | 1940年 | 60°S 53°W 至 60°S 90°W | 450,000 | ||
阿黛利地(法語:Terre Adélie) (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的一部分) |
法國 | 1924年 | 60°0′S 142°2′E 至 60°0′S 136°11′E | 432,000 | ||
羅斯屬地(英語:Ross Dependency) (紐西蘭的直轄領地) |
紐西蘭 | 1923年 | 60°S 150°W 至 60°S 160°E | 453,998 | ||
彼得一世島(挪威語:Peter I Øy) (挪威直屬領地) |
挪威 | 1929年 | 68°50′S 90°35′W | 154 | ||
毛德皇后地(挪威語:Dronning Maud Land) (挪威直屬領地) |
挪威 | 1939年 | 60°0′S 44°38′E 至 60°S 20°W | 2,700,000 | ||
英屬南極領地(英語:British Antarctic Territory) (英國海外領土) |
英國 | 1908年 | 60°S 20°W 至 60°S 80°W | 3,098,839 | ||
面積總和 | 13,905,998 |
此外,以下國家曾經對南極進行過主權要求:
- 納粹德國:東經20°至西經10°的南極地域,1939—1945宣稱擁有主權,稱為「新士瓦本地」(Neuschwabenland)。
- 日本:南緯80°05′西經156°37′的南極地域,1912—1952宣稱擁有主權,稱為「大和雪原」(Japanese Antarctic Expedition)。
- 巴西:1986年提出在南極指定「有興趣的區域」位於南緯60°, 西經28°至53°與此前英國和阿根廷主張區域有重合,但這不是正式領地聲請。
- 南非:曾在1963年提出非正式未經承認的主權要求,後於1994年撤消主權要求。
- 厄瓜多1967年,厄瓜多宣布對以西經84°30'和西經95°30'為界的區域擁有權利,從而與智利和挪威對彼得一世島的主張重疊。對南極洲部分地區的主權主張被寫入 2008 年厄瓜多憲法(第 4 條)[1]。
- 烏拉圭自1973年以來,烏拉圭非正式地對格林威治子午線和西經25°之間的區域提出了主權要求,並自1977年起提議將該區域擴大到東經20°。[2]
- 秘魯因為南極對抗理論曾提出西經75°40′至西經81°21′的區域的主權要求。[3]
南大洋島嶼
- 不包括南緯40度以南的南美洲國家近海島嶼。
- 坎貝爾島(南太平洋)
- 布韋島(南大西洋)
- 愛德華王子群島(南印度洋)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