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嶽樓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一座古建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一座古建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光嶽樓又稱餘木樓、鼓樓、古樓、東昌樓,是位於中國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古城正中心的一座古建築。光嶽樓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最初用以瞭望、禦敵,明清、民國時期數次翻修。1988年,該樓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嶽樓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山東省聊城市 |
座標 | 36°26′39″N 115°57′51″E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 |
編號 | 第三批第65項 |
認定時間 | 1988年1月13日 |
光嶽樓為四重檐十字脊木樓閣,其樓基和主樓共高33.38米,占地面積1236平方米[1]。清朝時期,康熙、乾隆等皇帝曾數度登臨此樓[2][3],其中康熙帝曾為光嶽樓題寫「神光鍾暎」匾額[注 1][4]。
1372年(明洪武五年),陳鏞[5][注 2]開始改宋代東昌府土城為磚城(聊城為其附郭縣)[6],府城修築完成後以剩餘木材修築光嶽樓,初名「餘木樓」。對於光嶽樓的具體始建年代和作用,早期文獻稱其「創始莫考」[7][8],至1777年(乾隆四十年)《東昌府志》最早記載光嶽樓建於1374年(洪武七年),最初用於「料敵望遠」[9][10][11]。1486年(成化二十二年)該樓第一次重修時,知府楊能稱該樓為「東昌樓」。1496年(弘治九年),東昌太守金天錫和吏部考功員外郎李贊取「近魯有光於岱嶽」之意,將該樓命名為「光嶽樓」,沿用至今[12]。
光嶽樓建成後,明成化、嘉靖、萬曆,清順治、乾隆、道光年間屢有重修[13][14]。清朝時期,康熙帝、乾隆帝均曾登臨光嶽樓,《南巡盛典》記載光嶽樓為乾隆帝南巡行宮之一[15][16]。
1933年和1937年,聊城縣長孫桐峰、范築先先後對光嶽樓進行維修[14]。抗日戰爭時期,范築先曾在此設立巷戰指揮部對抗日本軍隊[17]。1956年,光嶽樓列入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19],同年,光嶽樓進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首次維修[20]。自1956至1985年,光嶽樓先後共經過六次維修[21]。1988年1月13日,光嶽樓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
光嶽樓共高33.38米[23]。其中墩台高9.38米,為上窄下寬的正四稜台,其底邊長34.43米,頂邊長31.93米。墩台占地1236平方米,四面有拱門,東南西北西面的拱門分別名為「太平」、「文明」、「興禮」、「武定」。其中西門是假門,只有東門太平門可通往樓上[19]。光嶽樓地基採用了中國傳統的淺性基礎,墩台牆下砌有三條基條石,共計厚55厘米[24]。
主樓位於墩台之上,為全木結構,共四層,高24米[12][23],有台階122級、金柱192根、斗拱200餘個[25]。與岳陽樓、滕王閣等後世重建的樓閣不同,儘管光嶽樓經歷過17次維修,但其樓身主要構件仍為初建時的原物[3][19]。其樓身採用多層屋檐、十字脊頂,建築風格上承襲宋元樓閣風格,也帶有明代建築的一些特點[16]。光嶽樓第一層比墩台高十厘米,為正方形,面闊、進深五間,北側供奉有魯班神像;第二層面闊進深均為七間[22],供有兩米高的乾隆帝彩色塑像[3]。第三層為結構層,面闊進深五間;第四層面闊進深三間,這層或為清代修築。[26]
光嶽樓內存有大量文物,其中有6處碑刻,15處壁碑,11塊匾額[27]。據傳清朝時期康熙帝曾為光嶽樓書寫「神光鍾暎」匾額,乾隆帝曾六次登臨光嶽樓並留下詩文[28]。郭沫若、沈雁冰、舒同等亦曾為光嶽樓書寫匾額。[19][2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