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優腔龍屬(學名:Eucamerot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英格蘭懷特島的威塞克斯組(Wessex Formation),地質年代屬於白堊紀貝里亞階。牠的化石是一些脊椎,曾有一個部份骨骼被歸類於優腔龍,但未被學界普遍接納。在歐洲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的蜥腳下目中,優腔龍與鳥面龍及畸形龍,是三個根據破碎化石而建立的分類單元。
優腔龍屬 化石時期:早白堊世
| |
---|---|
無效狀況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
下目: | †蜥腳下目 Sauropoda |
演化支: | †沉重龍類 Gravisauria |
演化支: | †真蜥腳類 Eusauropoda |
演化支: | †新蜥腳類 Neosauropoda |
演化支: | †大鼻龍類 Macronaria |
演化支: | †巨龍形類 Titanosauriformes |
屬: | †優腔龍屬 Eucamerotus Hulke, 1871 |
模式種 | |
福氏優腔龍 Eucamerotus foxi (Blows, 1995)
|
化石最早被William D. Fox發現於英格蘭懷特島。在1871年,John Hulke從幾個部分背椎命名了優腔龍:包括正模標本的椎弓(編號BMNH R2522)、副模標本的兩節背椎(編號BMNH R89)、另外兩節背椎(編號BMNH R90)、以及一節幼年個體的背椎(編號BMNH R2524)[1][2]。他並沒有為優腔龍取種名、標明正模標本,並在幾年後認為牠其實是鳥面龍[3]。其他學者則認為牠是畸形龍的異名[4][5][6]。
在1995年,William T. Blows認為優腔龍屬是腕龍科的有效屬,並加入種名foxi。他以BMNH R2522的椎弓為模式標本,並加入另一節脊椎及部份骨骼(編號MIWG-BP001),作為副模標本[7]但最後加入的脊椎及部份骨骼,並沒有被普遍接納[2][8]。不幸地,這些骨骼卻從未被研究、描述。
有科學家指出優腔龍其實是腕龍科的疑名,且不認為Blows的歸類具說服力[2]。也有科學家指出牠是蜥腳下目的疑名[8]。不過另有科學家指出牠是屬於泰坦巨龍類[9]。
優腔龍的脊椎長度為20公分,如果優腔龍是屬於腕龍科,牠約有15公尺長[2],在蜥腳下目中算是小型的。並且像其他的蜥腳下目,牠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