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僜人(注音:ㄉㄥˉ ㄖㄣˊ,拼音:dēng rén)是一個生活在中國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地區(即藏南三隅之一)的民族,他們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以東、橫斷山脈西部、雅魯藏布江的支流杜來河流域和察隅河流域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區(即崗日嘎布山脈西支和米什米山地)。總人數約5萬。他們居住在西藏林芝市東南部察隅縣境內的額曲、桑曲、察隅河、格多曲和杜來河流域。在中國實際控制區的察隅縣內有超過1391人(2006年),其餘的主體部分生活在印度占領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阿魯納恰爾邦。僜人在中國屬於未識別民族之一,其身份證上的民族成分一欄標識為「其他」。
由於僜人生活在偏遠的地區,沒有文字,其歷史記憶全靠口耳相傳,且人數稀少,因此關於其來歷,目前尚無明確的結論。僜人屬於黃色人種南亞類型,僜人語言都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且僜人的傳統民居和傳統服飾與雲貴一帶的一些少數民族相似,因此有學者根據這些特徵提出僜人是古氐羌三千年前南遷的一支的假說。
1985年,中國中央政府曾委派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民族學與人類學專家調查僜人狀況,擬歸為一個新的少數民族,但遭到藏族保守勢力的反對,此事不了了之。
僜人有三種語言,分別有各自的自稱。講達讓話的僜人自稱「達讓」,講格曼話的僜人自稱「格曼」,講雜話的僜人(即 藏化的格曼人)自稱「雜」。 雜話人對外使用藏語交流,達讓部落和格曼部落通用"達讓話"交流。達讓部落與珞巴族義都部落關係密切,格曼部落的族源來自緬甸北部。
僜人傳統上有"達讓人"和"格曼人"兩支:
另外,珞巴族的義都語和達讓語接近。印度把義都、達讓、格曼統一歸類為米什米部落。
漢語裡「僜」這一名稱來自達讓語裡「美登」一詞,意思是窮人。
20世紀上半葉以前,中印邊界地區是三不管地帶,僜人處於無人統治的原始生活狀態,其生產水平仍處於刀耕火種的階段。由於人數單薄,只能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被藏族視為「野人」,禁止其下山。
1960年代以後,中方控制區內的僜人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和鼓勵,走出山林,開始農業耕種。察隅河谷受印度洋暖氣流影響,處於自然環境優越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區,但由於沒有務農傳統,僜人至今仍以種植雞爪谷、青稞等簡單作物為主要生存手段,經濟仍較落後。
僜人是一個男性擁有絕對權威的父權社會,在20世紀上半葉仍實行買賣的一夫多妻制。僜人相信萬物皆有鬼靈,生育、疾病、喪葬等大事都要殺牲送鬼。他們的傳統住宅是一種類似於傣族吊腳樓的低干欄式長屋,用竹子修建而成,下層養家畜,上層住人。上層每間有開向走廊的門,分為男主人房、妻子房和客房。廊壁上掛著的牛頭骨和獸頭骨分別是主人財富和狩獵能力的象徵。男子的傳統服飾是頭纏黑色或白色的頭帕,上身著無領無袖坎肩,腰纏布帶,下身則只有前面一塊遮羞布,身上挎掛砍刀、熊皮袋、弓箭等。女子佩銀抹額、喇叭形銀質耳鼓、銀項鍊,上身著緊身胸衣,腰部袒露,下身著有長短兩層的筒裙。男女均赤足。
由於察隅處於中印對立地帶的前哨,大批中方邊防軍的入駐,給藏南地區中方控制區內的僜人的傳統生活和文化帶來了很多變化。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以及90年代後經濟與交流的迅速發展,僜人的習俗更是迅速現代化,大多數放棄了傳統的狩獵生活方式,目前僜人的傳統長屋多被現代化樓房替代。而由於學校只提供藏語和漢語教育,有的僜人兒童便較少使用僜語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