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修行道地經》,又名《修行經》,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師、大禪師僧伽羅剎(Saṃgharakṣa)所作禪經,收於《大正藏》經集部,竺法護於太康五年(284)譯出。內容論禪那修道,前二十七品為止觀方法,後人增附後三品,談大乘菩薩之修行。本經綜合了瑜伽觀行之要義而纂成[1]。
本經一開始即云:「榆迦遮復彌經,晉云修行道地」。「榆迦遮復彌」,梵語Yogācārabhūmi。義譯為「瑜伽行地」、「瑜伽師地」。這一名稱,為禪觀集的通名[2]。
罽賓文士竺侯征若攜經本至燉煌,由竺法護於太康五年(284)譯出,沙門法乘、月氏法寶筆受,榮攜業、侯無英正書寫[3]。原本二十七品,後人把同為竺法護所譯的《三品修行經》增附其中而成三十品[2][4]。別譯本有後漢安世高譯《大道地經》一卷、失譯《小道地經》一卷(道地經要語章),僅為竺法護譯本的一部分[1]。
《修行道地經》涵蓋的主題多樣,包含:對修行和修行道地的基本解說,五蘊的觀察、相、分別和成敗,慈心,除恐懼,察人之性情教導五種對治法(不淨、慈心、數息、因緣、骨鎖等無異)[5],正心攝意,離顛倒想,觀飯食,調伏諸根,忍辱不瞋報,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的功德,思惟三惡道苦精進修行,自勵精進,觀察四大皆空、無我(界分別),止觀之區別,不淨之修行,四禪至神足通的功德,有漏禪無漏禪、數息之修行,凡夫與佛弟子修行之差別,暖頂忍世第一法至見道十六心,觀身五十五事,名色法,思惟無常,有學、無學地,有餘、無餘涅槃。
計分二十七品︰集散、五陰本、五陰相、分別五陰、五陰成敗、慈、除恐怖、分別相、勸意、離顛倒、曉了食、伏勝諸根、忍辱、棄加惡、天眼見終始、天耳、念往世、知人心念、地獄、勸悅(勸說)、行空、神足、數息、觀、學地、無學地、無學。
《三品修行經》之三品為:弟子(聲聞之別譯)、緣覺、菩薩,其內容講述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之修行,而以菩薩成佛之修行為究竟真實,主張三乘歸趨一佛乘。
印順法師認為僧伽羅剎的原作,僅有偈頌,頌義古樸,近於譬喻師舊說,長行為後人解說,增入阿毘達磨新義。每品先讚頌後結偈的形式,也應是改編者所增入[2]。
後三品說明聲聞弟子、緣覺、菩薩的修行,會三乘而歸一乘,無論在形式內容上,都與前二十七品不合。印順法師主張此為融攝「法華經」、「般若經」的意旨而為後人附於本經之中,非僧伽羅剎所作,應當即是同為竺法護所譯出的《三品修行經》[2]。
賴鵬舉主張《三品修行經》來自於四世紀後葉以前的「中亞禪法」。他認為在整體禪法結構上,三品修行經以「般若實相觀」為究竟,又有二品提及「現在定意見十方佛」三昧,正是中亞大乘禪法的二大特色 [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