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政府聯邦政府指联邦制国家的「中央政府」,在此一政府體制中,由數“邦”組成聯邦,但在處理內部事務上各邦則維持獨立。聯邦政府通常出現於中央政府對地方掌控力較低,或地方意識強的國家。和单一制相對,聯邦制為一種地方分權制,邦讓渡部分权力予以聯邦,彼此無上下隸屬關係,邦政府自己就是自己的中央政府
中華民國—伊拉克關係1958年5月14日,伊拉克與约旦協議成立阿拉伯联邦。5月22日,改為中華民國駐阿拉伯聯邦大使館。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发生政变,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推翻哈希姆王朝后,新的伊拉克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7月18日,与中华民国断交。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就伊拉克
伊拉克总理伊拉克总理是伊拉克的政府首脑。伊拉克总理是在伊拉克国家元首总统之下的一个政府专门机构,是伊拉克议会的象征性领导人。根据新通过的伊拉克宪法规定,总理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执行者。其中努里·马利基(原名贾瓦德·马利基)于2006年至2014年间担任伊拉克政府总理共8年。现时,伊拉克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1970)。该协议最终未能实施,1974年伊拉克北部又陷入了伊拉克政府与库尔德人的新一轮血腥冲突之中。而且1980年代的两伊战争和伊拉克军队的“安法尔行动”也对伊拉克北部地区的人口与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1991年爆发的北方库尔德人及南方什叶派反抗萨达姆·侯赛因的起义后,库尔德民兵组织“自由斗士”成功地将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又稱第二次波斯灣戰爭,是2003年到2011年的一場在伊拉克曠日持久的武裝衝突。戰爭始於以美国為首並由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等国参与的多國聯軍入侵伊拉克,聯軍雖然成功推翻了萨达姆·海珊二十多年的專制,但入侵行為直接導致了伊拉克在接下來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出現各種激進武裝分子,有些是為反抗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