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英語: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簡稱ACM),是新加坡四大博物館之一,另外三大博物館分別是新加坡土生文化館、新加坡國家博物院和新加坡美術館。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11月11日) |
亞洲文明博物館 | |
---|---|
英語: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馬來語:Muzium Tamadun Asia 坦米爾語:ஆசிய அருங்காட்சியகம் | |
成立 | 1997年 |
地址 | 新加坡皇后坊1號 (1°17′15″N 103°51′04″E) |
類型 | 文化博物館 |
公共運輸 | 萊佛士坊地鐵站 |
網站 |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
地圖 | |
它是此地區最早成立的研究泛亞洲文化和文明的博物館之一,主要研究中國、東南亞、南亞和西亞的物質文明史,新加坡的民族可以從當中追溯它們的祖先。
該博物館於1997年4月22日在亞美尼亞街的舊道南學校大樓首次開放[1],展品主要與中國文明相關。2003年3月2日,隨著皇后坊大廈的修復,文明博物館於在那裡開放了新的旗艦博物館,很快地將收藏品擴充到亞洲其他地區的範圍。亞美尼亞街分館於2006年1月1日關閉進行翻修,並於2008年4月25日重新開放,改為新加坡土生文化館,專門研究土生華人文化。
2006年9月16日,博物館正式推出了新標誌,含有新標語「亞洲文明博物館——亞洲文化活靈活現的地方!」。這個新的標誌反映了博物館位於歷史悠久的新加坡河的位置特點,和藏品所體現的新加坡多元文化社會的起源。棕色的倒影圖案暗示了博物館是一個讓人沉思的地方,而活潑的橙色代表著活力和能量。[2]
2013年底,博物館在進行品牌重塑活動後,又推出了新標誌,標語為「亞洲的新加坡博物館」。[3]
2014年9月16日,博物館被評為新加坡頂級博物館,在貓途鷹旅行者之選獎中排名第九。該博物館是新加坡唯一一家躋身亞洲十大博物館之列的博物館。[4]
2015年11月15日,博物館在2014年開始改造之後開放了新的區域。這次改造分階段進行:第1階段於2015年11月14日完成。第2階段於2016年4月完成,隨後還會有更多改造。[5]
館內的中國藏品以精美的德化瓷像,道教和佛教塑像,外銷瓷器,書法等裝飾藝術為代表。
南亞展區的展品是來自各個時期的雕像,包括一些精美的朱羅王朝青銅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個朱羅王朝的烏馬(Uma,濕婆的配偶,二人與其孩子的形象被稱為索馬斯甘達)的青銅雕塑。[6]印度早期的佛教藝術的藏品以來自馬圖拉和健馱邏國流派的作品為代表,包括可以追溯到 迦膩色伽一世時代的稀有砂岩佛陀[7],以及犍陀羅菩薩的頭像。[8]其他值得注意的門類包括南印度木製品、尼泊爾及西藏青銅器、紡織品,和中世紀晚期的微縮模型、殖民地版畫。
東南亞的藏品範圍廣泛,並含豐富的民族材料。藏品包括古代東南亞的貴族藝術品的代表作高棉雕塑、爪哇島寺廟雕塑(一些是從萊頓租借來),緬甸及泰國的晚期佛教藝術,和越南的中國化寺廟藝術。土生華人的金器、紡織品、部落裝飾和戲劇面具也是此類藏品的代表。
邱德拔展區是從於9世紀沉沒的阿拉伯貿易船黑石號出水貨物的展區,沉船於1997年在爪哇海的勿里洞島發現,出水的貨物包括唐朝時中國生產的60000多件保存完好的陶瓷,以及金銀器。[9]
博物館有一個皇后(Empress)餐廳,在現代裝修風格中銷售傳統中式菜餚;還有一個叫做Privé ACM的咖啡廳,全天提供餐飲服務。舞廳和大廳可用於舉辦各種活動。博物館的商店有紀念品和各種關於亞洲藝術的書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