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漢傳佛教的判教思想中,天台宗的判教體系最具有影響力。最早由智顗提出,分為五味教/五時教、化儀四教、化法四教,合稱五味八教、五時八教。
教判,即教相判釋,亦稱教相、判教、教攝,即判別解釋佛陀教法相狀差別之理論。大乘佛教諸多教典傳至中國後,佛教僧眾就教說的形式、深淺、先後等,進行分類而判別教說。佛陀教法應對象根機,義理互有出入,教相判釋因此產生,以明佛陀言行之真意,建立貫攝全部佛法的綱領與體系。
隋朝智者大師創建天台宗,論難南三北七的教判,貢獻了新的判教理論,提出五味教/五時教、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三部份,合稱五味八教、五時八教,和華嚴宗、法相宗之教判並爲漢傳佛教傳統通行之判教體系[1]。
五味八教、五時八教之理論出自智顗的《妙法蓮華經玄義》和《維摩經玄疏》之《四教義》。在《妙法蓮華經玄義》提到「五味教」、「半滿五時」、「半滿五味」、「兩種四教」、「八教」,解釋了五味、化儀四教、化法四教。《四教義》則集中在化法四教之解釋。
其合稱,非出於智顗,而見於後人的著作中,如荊溪湛然《法華文句記》:「種種之言,亦不出五時八教」、《止觀義例》:「常以五味八教,以簡於權」。解釋闡明天台宗教判的著作有:明曠《天台八教大意》、 諦觀《天台四教儀》、 智旭《教觀綱宗》。
智顗在《妙法蓮華經玄義》提出「五味教」的理論。以佛陀順應眾生根機,說法有深淺不同之五味。五味教是引用《大般涅槃經》「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智顗從未將其五味教命名為五時教(其著作中的五時教是指南三北七諸師的五時教)。其五味教就相通之處而論,五味皆通一切時,如《妙法蓮華經玄義》:「論通,通於初後。若華嚴頓乳,別但在初,通則至後」。又說「凡論頓漸,蓋隨所為。若就如來,實大小並陳,時無前後,但所為之人,悟解不同。自有頓受,或從漸入,隨所聞結集」。就分別之處而論,則華嚴經為初頓,四阿含經等三藏為第二時,維摩、思益等諸方等經為第三時,般若諸經為第四時,法華經、涅槃經為第五時。
諦觀在《天台四教儀》中,將五味教,稱作五時教:
蕅益智旭在《教觀綱宗》中,指天台之五時不可拘定年月日時,如來一切時皆說此五味教,但隨化機,為其說法。
據靜修法師《教觀綱宗科釋》所說,別五時乃指如來說出諸部經典,確有先後五個時序;通五時乃謂如來說法,隨機宜施設,並非於某一固定的時段,只說某一部經。
化儀四教,指如來為了適應各類眾生根器而設的教化軌道。
智顗沿用南三北七諸師,劃分:一、頓。二、漸。三、不定,三種教相,雖立名同於南三北七諸師,但定義不同,是以華嚴、般若、法華、淨名諸經中,但說佛道者,為頓教相,而非單以華嚴經為頓教部。漸次開示,由淺至深,從人天至佛道,逐步說明者,為漸教相,不取南三北七諸師有相、無相、常住等判分。不定教指諸經處處明佛性之理,由各人開悟之機不同,或於頓教得見佛性,或於漸教,佛為提謂波利說五戒時、或於初轉法輪時、或於方等大乘教中、或於摩訶般若教中,或於涅槃教中,得見佛性。智顗是以於五味教之前味開悟,或於後味開悟,得益不定,為不定教相,而非單以央掘、勝鬘、金光明等經為不定教部[4]。若佛說法,各人領悟、得益不同,即是不定教(顯露不定);若佛說法,彼此得益,但互不相知其所聞法,即是祕密教(祕密不定)。
化法四教,指如來為了適應各類眾生程度而設的教化範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