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網路隱私(英文:Internet privacy),是指在網際網路上自行決定把與自身有關的資訊,儲存、重新利用、提供給第三方、展示的隱私權利[1][2]。網路隱私是數據隱私的一個小範圍。大規模性電腦資訊共享發生的初期,就已有相關的隱私擔憂出現[3]。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8月26日) |
網路隱私的範圍涵蓋了個人可識別資訊及像網頁造訪行為般的個人不可識別資訊。個人可識別資訊是指任何可識別個人身分的資訊,譬如只要找出實體位址和年齡,便可以確定某個沒有明確公開自己名稱的人是誰,因為這兩個因素一般足以識別特定的人物。不久後的個人可識別資訊還有機會包括應用所收集到的GPS數據,因為每日通勤和例行活動資訊也足以識別特定人物[4]。
一些像史蒂夫·蘭巴姆般的網際網路隱私專家相信,隱私再也不存在;他表示:「隱私已死,忘掉它吧」[5]。事實上亦有意見指「線上服務的吸引力就是故意把個人資訊散播出去」[6]。但安全專家布魯斯·施奈爾卻在一篇散文《隱私的價值》中指出:「隱私能保障我們免受濫權者的監控,即使我們在受到監控時沒做錯任何事」[7][8]。
WEB2.0問世後,對於社交生活進行緊密的分析也導致對於網際網路的疑慮更加發酵且受重視。Web 2.0是促進參與式資訊共享和網際網路協作的系統,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和MySpace等社群網站。而這些社群網站從21世紀後期開始流行起來。通過這些網站,很多人都在網際網路上提供他們的個人資訊。 一直以來關於海量的個人資訊究竟是被誰收集以及使用等問題都在被廣泛的討論中。
政府機構使用了一系列旨在追蹤和收集網際網路使用者資訊的技術。這些技術的使用激發了熱烈討論——比起隱私倡導者、公民自由倡導者,一些使用者資訊搜集技術支持者認為採取此類措施是有利於執法部分跟上快速變化的通訊技術的節奏。 具體事例:
在2018年的時候,Facebook遭到了駭客的網路攻擊,超過5000萬個使用者的個人資訊被揭露出來。這起事件也是Facebook公司14年以來遭到的最大的網路攻擊。駭客以Facebook的代碼為媒介,接觸其使用者的帳號並最終加以控制。 Facebook公司聲稱代碼的瑕疵是由於一個公司的生日祝福影片上傳程式的程式錯誤導致的。該瑕疵使駭客得以竊取使用者的訪問權杖從而獲得進入使用者帳號的能力。[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